首页> 中文学位 >《论衡》真美观及其文学传承
【6h】

《论衡》真美观及其文学传承

代理获取

摘要

东汉王充《论衡》一书,历来被研究者定性为“批判之书”,被归结为“破”除一切,而忽视了其在“立”’的方面的建树。自胡适先生从实验主义的角度谈《论衡》有“立”的方面始,一些学者逐渐对《论衡》之“立”重视了起来,但往往是从哲学角度研读《论衡》。本文力图于此突破,以《论衡》“疾虚妄”为切入口,阐明《论衡》之“立实诚”,指出王充在文学观上所立的“真美观”,并梳理清《论衡》“真美观”的文学传承。
   序言部分整理了《论衡》一书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本论文的创作基点。
   本文正文部分分为三章:
   第一章,《论衡》“疾虚妄”方面,即传统研究的重点。本章对“论衡”一书内容进行简单梳理,将“疾虚妄”重点归结于“三增九虚”部分,指出“三增九虚”所代表的“破”除一切的方面,从“虚”、“妄”、“增”三个层面上剖析“疾虚妄”的构成体系及其相关表现形式,并且从文学角度对“虚”、“妄”、“增”分别进行定义。本章是全文立论的基础。
   第二章,《论衡》“立实诚”方面。本章在与前章的对比基础上,对《论衡》中体现的隐性的“立实诚”进行挖掘,并从文学上进行解析。对实诚理性的尊崇实则为《论衡》一书的核心,驳斥“虚妄”,崇尚“真美”,是其文学观最重要的观点。无论在文章内容上还是在文章情感和创作者情感上,王充“以真为美”。必须予以指出的是,受到著述者个人生活时代的客观影响,著述者的这种文学观念在表达上相对隐晦,并非一览则明的。
   第三章,对《论衡》“真美观”的传承进行梳理。王充独特的真美观延续“直录其事”的史传叙事传统而来,并对后世的文学理论建构做出了相应的规范。本章主要是对《论衡》真美观的简单拓展研究,联系《史记》、《文心雕龙》等理论著作,及《搜神记》等文章,指出《论衡》“立实诚”、“求真美”的真美观是文学创作的“真实性诉求”发展脉络上的重要一环。
   总结部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了这种“真实性诉求”的脉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