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庆市青少年女子足球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6h】

重庆市青少年女子足球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1 选题依据及重要意义

1.1 选题的依据

1.1.1 促进重庆市女子足球运动普及和良性发展的需要

1.1.2 多、快、好、省地培养重庆市女子足球后备人才的必须

1.1.3 提高重庆女子足球运动竞技水平的必然要求

1.2 课题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1.2.1 扩大重庆市女子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的人数,推动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的更好普及

1.2.2 培养和储备重庆市本土的优秀女足后备人才

1.2.3 为构建和完善重庆市女足发展模式提供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参考

2 文献综述

2.1 中国青少年女足发展现状

2.2 中国其他地区青少年女足发展现状

2.3 重庆市青少年女足发展现状

3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专家访谈法

3.2.4 逻辑分析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重庆市中学开展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开展的现状

4.1.1 家长和学生对学生参加女足训练态度的现状

4.1.2 重庆市青少年女子足球教练员的现状

4.1.3 重庆市青少年女子足球队训练的现状分析

4.1.4 重庆市青少年女子足球比赛的现状分析

4.1.5 重庆市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员学习与训练管理的现状分析

4.1.6 女足训练场地器材设施的现状分析

4.1.7 青少年女足经费来源的现状分析

4.2 影响重庆市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发展的主要问题

4.2.1 影响重庆市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广泛开展的主要原因

4.2.2 影响女生参与女子足球运动的主要问题

4.3 对策

4.3.1 提高社会对女足运动的大力宣传并加深社会对开展女足运动的正确认识

4.3.2 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及训练负荷,建立有效的补课机制

4.3.3 提高女足运动员的竞技水平,舒展与拓宽中学生女足运动员的升学路径

4.3.4 增加市级各级青少年女足比赛、完整女子足球竞赛体系

4.3.5 加强基层女足教练员队伍对专门人才的培养和带队水平的提高

4.3.6 在经费上给予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项目倾斜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自1999年后,中国女足在世界足球的舞台上表现糟糕,与当前世界女足运动的飞速发展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一现象,引发了国人的深刻反思,并找出了问题的所在——中国女足后备人才的缺乏。纵观世界各个女足强国,都很重视青少年女子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具有完善的培养和输送体系。而我国参与青少年女子足球的运动员数量急剧下降,致使国少、国青和国家队后备人才输送不足,大龄化现象严重,在女足世界杯赛、奥运会和四国邀请赛中,中国女足战绩不佳,从前的亚洲排名第一都下降到了亚洲排名第三,这不得不让我们引起对青少年女足培养的反思。
   随着我国的体工队模式的瓦解和众多足球学校的消失,培养青少年女足后备人才就转型于在基层学校发展。这符合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教育体系,同时也让运动员有了文化知识学习的保障,此举合理的将“体教结合”为一体,并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很多中学都具备了足球场地设施,重庆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市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的发展也成为了全国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发展的缩影,研究重庆市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的发展现状,一方面,可以为促进重庆市女足运动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也为重庆市和全国培养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员给予借鉴。
   本研究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以重庆市开展女足运动的中学即:重庆市二十九中学、重庆市巴蜀中学、重庆市南开中学等8所中学作为研究对象,对运动员的训练、竞赛、学习生活、毕业去向等;教练员的年龄、学历、执教年限、培训情况等;重庆市青少年女足运动员家长对足球运动的态度;重庆市中学生女足比赛的情况;重庆市中学足球场地设施情况的相关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希望能为重庆市女子足球运动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建议,也为我国青少年女足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利的参考。
   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得不到学校领导的重视、足球项目的普及度不够、学习与训练的矛盾得不到调和、培养与输送人才的难度大、比赛机会少,竞赛体系不完善等原因,是制约重庆市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广泛开展的重要原因;重庆市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还存在着专门的女足教练员缺乏,教练员带队水平不高、经费缺乏等,是制约重庆市女子足球运动广泛开展的主要原因。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提出重庆市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发展的相应对策;提高社会对女足运动的大力宣传并加深社会对开展女足运动的正确认识;增加重庆市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员的补课机制,让训练与学习协调发展;增加市级各级青少年女足比赛、完整女子足球竞赛体系;舒展与拓宽中学生女足运动员的升学路径;加强基层女足教练员队伍对专门人才的培养和带队水平的提高;在经费上给予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项目倾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