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庆市城乡收入差距演变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6h】

重庆市城乡收入差距演变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结构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结构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经济增长理论

2.1.2 二元经济理论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城乡收入差距的成因

2.2.2 制度或城市偏向政策

2.2.3 制度以外的因素

2.2.4 城乡收入差距的度量

2.2.5 近几年国内研究热点

2.3 国外文献综述

2.3.1 收入差距是否影响经济增长

2.3.2 经济增长中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

第3章 城乡收入差距演变逻辑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

3.1 模型基本假设

3.2 经济主体行为

3.2.1 农村剩余劳动者的经济行为特征

3.2.2 政府的经济行为特征

3.2.3 城市劳动者的经济行为特征

3.3 城镇化过程中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变一般逻辑

3.4 重庆市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化发展与制度关系

3.5 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效应

3.6 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传动机制

3.6.1 城乡收入差距与消费变动关系

3.6.2 城乡收入差距与投资变动关系

3.6.3 城乡收入差距与FDI变动关系

第4章 城乡收入差距演变检验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

4.1 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现实考察

4.1.1 直辖以来重庆市经济增长变动

4.1.2 直辖以来重庆市城乡收入变动

4.2 直辖以来重庆市城乡收入差距度量及演变分析

4.2.1 度量城乡收入差距的指数性质

4.2.2 几种典型指数的比较与评价

4.2.3 城乡收入差距的测算及其分解结果

4.2.4 直辖以来重庆市城乡收入差距变动

4.2.5 泰尔T指数的区域差异及分解结果

4.3 重庆市城乡收入差距演变的计量检验

4.3.1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4.3.2 计量模型及其估计

4.3.3 模型估计

4.3.4 模型检验

4.3.5 可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及稳定性检验

4.3.6 结果与讨论

4.4 重庆市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

4.4.1 城乡收入差距与消费关系计量分析

4.4.2 城乡收入差距与投资关系计量分析

4.4.3 城乡收入差距与FDI关系计量分析

第5章 重庆市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时序特征与空间效应

5.1 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动态线性估计

5.1.1 数据来源及指标说明

5.1.2 数据的初步分析

5.1.3 双变量协整检验

5.1.4 格兰杰因果检验

5.1.5 可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及稳定性检验

5.1.6 模型估计结果及其误差

5.2 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效应

5.2.1 城乡收入差距与要素集聚

5.2.2 集聚的外部性与空间锁定来源

5.2.3 经济增长空间相关性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思考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城镇化过程中城乡收入差距演变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问题。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建立基本框架分析城乡收入差距演变理论逻辑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传动机制,随后对改革开放以来重庆市城乡收入差距、经济增长的演变特征进行初步分析,接着对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了计量检验,最后从线性、空间统计两个不同角度分析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
  理论分析表明:以泰尔指数为代表的城乡收入差距与城镇化率之间存在典型的倒U关系;重庆市城乡收入差距与人口城镇化率、土地城镇化率及财政政策偏向有关,具体效应需以计量分析予以验证;城乡收入差距引起要素集聚,产生产业集聚,从而在空间上发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城乡收入差距引起的空间效应最后通过消费、投资以及对外贸易或者FDI传动到经济增长上。
  计量分析表明:(1)重庆市城乡收入差距虽近几年有所减低,但是一直在大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高位运行;直辖以后重庆市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2)以泰尔指数和城乡收入比代表的城乡收入差距在整体走势上有所差别,直辖以来前者表现为逐渐下降的趋势,较为平滑,但二者都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3)重庆市人口城镇化率、土地城镇化率及政府经济参与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9年前,以上三个变量的弹性系数均为负;第二阶段为2000-2007年,三个变量的弹性迅速陡升,变化率为正,2007年达峰值,城乡收入差距在逐渐拉大;第三阶段为2008-2012年,2007年重庆成为统筹城乡改革的试验区,此后三变量对城乡差距的影响虽降,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当前重庆城乡收入差距演变已成“锁定”之势。(4)重庆市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传导机制主要表现为:城乡收入差距长期上对消费的负向作用,城乡收入差距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无关性——说明重庆市社会投资政府主导作用强、市场程度弱,以及城乡收入差距对FDI的长期正向影响。(5)重庆市城乡差距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本文的线性模型估计表明前者对后者的影响逐年增强,极化发展势头明显;空间分析表明,重庆市经济增长在空间上具有自相关性,局部存在聚集,分析认为要素集聚、经济增长集聚二者在制度、文化、区位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下互相累积因果,加强了重庆市经济增长的空间非均衡性。
  文章最后根据以上各研究结论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