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研究
【6h】

我国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 国内外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1.3.1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外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相关理论

1.3.3 国外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借鉴

第2章 绩效评价相关理论借鉴

2.1 基于生产有效性的绩效评价理论

2.2 基于行为和能力的绩效评价理论

2.3 基于战略管理的绩效评价理论

2.4 杜邦分析理论

2.5 沃尔评分理论

第3章 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方法选择

3.1 上市汽车制造业公司绩效评价方法选择

3.2 因子分析法简述

3.2.1 因子分析法基本原理

3.2.2 因子分析法步骤

3.4 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指标体系构建

第4章 上市汽车制造业经营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4.1 样本数据选取及数据信息来源

4.2 原始数据处理

4.3 因子分析适度性检验

4.4 因子分析法实证分析

4.4.1 数据来源及处理计算

4.4.2 几何平均综合排名情况

4.5 实证结果分析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国内汽车制造业现状

5.3 政策建议

5.3.1 政府宏观政策建议

5.3.2 企业自身政策建议

5.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汽车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国民经济几大支柱产业之一,虽然经过2008年的全球经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经济增速减缓,欧美汽车工业受到了巨大冲击,我国的汽车行业也放慢了增长步伐,但是我国的汽车行业整体仍然呈现出继续增长的态势,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更是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尤其是从2009年国家注重扩内需、促增长等政策的刺激后,国内汽车的消费以及国内汽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步伐,国内汽车行业快速复苏,我国汽车产销量一下占据世界头把交椅。但是经过两年的发展,到2011年我国的汽车行业增长的步伐开始放缓,我国汽车行业开始由快速增长到稳定增长阶段,但是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国民经济发展强劲,汽车人均保有量还远远没有达到国际平均水平,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消费已经从以前的奢侈品变成了老百姓的生活必需消费品,市场需求继续扩大,我国的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在此背景下汽车行业相关股票越来越受到广大投资者的青睐。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无论是对于市场监管者,还是汽车企业管理者、经营者或者广大的投资者来说汽车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都显得尤其重要,因此对于汽车制造行业建立一套科学的经营绩效评价体系对于把握市场动向,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显得尤为重要,同样对于汽车行业均衡发展、协调发展也显得非常重要。
  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汽车行业的领军者,其经营绩效的优劣关系到我国整个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而对于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的研究,对于汽车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目前我国对于汽车行业的经营绩效的研究在学术领域比较少,而且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经营绩效的评价研究更是比较少,鉴于此选取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评价研究。本文在研究内容上总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导论。本章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随后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作为简要介绍,最后对国内外企业绩效评价的相关文献进行评述。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借鉴相关经验。第二章: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方法选择及介绍。本章先对国内外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然后提出因子分析法,然后介绍这种方法及其适用性。第三章:汽车制造业经营绩效现状及指标评价体系构建。本章先梳理国内汽车制造业的发展现状,然后介绍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最后构建本文所选取的绩效评价指标。第四章:上市汽车制造业经营绩效评价实证研究。本章先从获取的上市汽车公司的财经信息进行正向化和标准化处理,然后进行因子分析适度性检验,运用指标构建模型选取符合条件的上市汽车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评价、排名分析,并对分类排名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第五章:研究结论与展望。本章节根据前面章节的分析评述得出分析结论,并且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我国汽车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提出深入的探讨,并且就提高该行业的经营绩效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展望。
  考虑到选取的样本的代表性以及说服性,本文主要从新浪财经网、腾讯财经网等财经网络中选取2010年-2012年3年的汽车整车制造公司的A股上市股票的88家上市汽车公司的股票数据信息,然后从88家上市汽车公司中剔除非整车汽车制造上市公司、ST股上市公司、*ST股上市公司以及亏损上市公司,最终选取28家整车制造汽车上市公司代表我国汽车制造行业,结合相关理论制定出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投资者获利能力等五个方面14个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经验借鉴法、对比法、因子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的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评价研究,并据此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揭示比较好的方面的原因,同时对需要改进的方面进行建议。从研究结果上来看,2010年-2012年的28家汽车整车制造业上市公司平均综合得分排序表可以看出有23家上市公司的得分大于0,占总体样本的82.14%,说明这23家汽车上市公司的平均经营业绩水平超过了行业平均水平,还有5家汽车上市公司的平均经营业绩小于0,占总体样本的17.86%,说明这5家汽车上市公司2010年-2012年的平均经营业绩较差,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在这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的23家上司汽车公司里面有20家上市汽车公司的平均经营业绩大于1,占样本总数的71.43%,占超过平均水平样本的86.96%,说明2010年-2012年我国汽车行业的平均整体经营业绩比较良好,但是得分值并不高,说明行业的经营绩效水平还比较弱小,还有待加强。得分综合排名前五的公司分别为比亚迪、一汽轿车、广汽集团、长城汽车、一汽夏利,他们都各具优势,但是盈利能力以及营运能力普遍较强,而且生产规模比较大。从比亚迪的实际情况来看,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结合分析结论以及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对我国汽车行业的经营绩效的发展提出提出了宏观以及微观政策建议:政府宏观政策:(一)继续开展引进合作开发战略,促进国内汽车行业快速发展,提升竞争力;(二)继续规划完善工业园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汽车产业链的完善建设,降低汽车成本;(三)继续同教育部合作加强后备人才培养,促进汽车产业长久发展。企业微观政策:(一)继续注重盈利能力以及营运能力的提高,提高资产管理水平以及运营收益质量;(二)继续鼓励创新推动自主研发,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三)加强汽车企业的综合协调发展,构建良性发展模式;(四)加强汽车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降低汽车生产制造成本;(五)合理制定汽车产品价格实现聪明定价,提升市场开拓能力建设;(六)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提升资金的周转速度,降低违约风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