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神崛起——超级英雄电影神话研究
【6h】

新神崛起——超级英雄电影神话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理论依据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超级英雄电影的发端和热潮

第一节 英雄降世

一、“超级英雄”词源简溯

二、超级英雄电影的特征

三、世界观和宇宙——一些可能涉及的术语解释

四、美国超级英雄漫画及电影发展史及漫威公司大事记

第二节 英雄再临

一、发行覆盖面巨大形成全球通吃之势

二、中国市场成为票房高地

第二章 后人类时代的英雄之旅和再造图腾

第一节 神话、原型和时代价值

第二节 钢铁侠和美国队长

一、酒神:仪式、死亡与重生

二、酒神与日神:理性与狂迷

三、托尼·史塔克——后人类时代的关于神的想象

第三节 托尔与洛基

一、北欧神话和基督教:外壳和内核

二、路西法的傲慢:一种恶的美学

三、兄弟相残:普遍性的敌意

第三章 消费社会的文化迷思

第一节 钢铁侠和小罗伯特·唐尼:刻意混淆了的演员和角色

第二节 漫威宇宙计划的商业实质

第四章 “Nerd and Proud”——超级英雄电影在中国

第一节 超级英雄文化阵地的扩大

第二节 “Nerd and Proud”——书呆子逆袭

第三节 国内前所未有的超级英雄文化热

一、主流传播媒体的示好

二、受众群体呈现出高学历、女性化特征

三、民间字幕(汉化)组的飞速发展

四、漫展和同人文化活动的发展

五、新媒体——亚文化人群与官方良性互动的全新场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从诞生之日起,好莱坞就创造了无数经典的英雄形象。不论是天神,圣徒还是战士,它们大多得以镌刻在好莱坞的影史名录之中。超级英雄电影作为好莱坞动作电影中的年轻的成员,从萌生到发展,经历热潮和冷却,直至今日,又一次迎来了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狂潮。从2008年《蝙蝠侠:黑暗骑士》重新定义了超级英雄电影的艺术价值,到2012年《复仇者联盟》引爆的巨额票房收益和连锁市场效应,超级英雄电影如今在影坛中的规模和影响力均前所未有。本文将探寻超级英雄电影——这一诞生于美国亚文化圈,具有B级片血统,往往有着大量意识形态植入的电影类型——其今时今日获得的成功是如何达成的,它的魅力和生命力源自何处。
  本文将通过阐述现象和解读文本,对此轮超级英雄电影狂热进行多角度的分析,解释这一场超级英雄电影狂热的出现并非偶然。这场现世神话的诞生经历了美国漫画业艰难的转型、亚文化人群社会地位的提高、亚文化与主流娱乐模式的成功联姻,其爆炸式效果背后是一场缜密的商业计划,也是亚文化圈与主流文化相互碰撞、促进和发展的产物。超级英雄电影中的角色身上的神话原型形象能够唤起不同地区的观众普遍的心理认同和体验,而他们所具备的文化意义和时代精神也值得人们思考和玩味,超级英雄并非只是大众娱乐的扁平产物,他们的身上有着从他们身上能看到古代神话中英雄的影子,他们的英雄历程使得人们能够重新体验神话仪式的灵性召唤、获取精神图腾,并在幻想中安抚现世焦虑困顿的灵魂,寻找本真的自我。
  在第一章,笔者主要探寻超级英雄电影的发端和热潮,首先从词源切入,追溯中文与英文语境中超级英雄一词的诞生、运用和传播过程,然后例举超级英雄故事类型中的一般规则,简要比较以超级英雄电影,科幻片,魔幻片,日式特摄电影等影片类型的同异之处,列出讨论过程中可能会在不同学科领域产生概念混淆的一些词汇、并给予解释,最后综合性的梳理超级英雄漫画和超级英雄电影在不同时期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历程,并重点梳理2012年由电影《复仇者联盟》带来的最新一轮超级英雄电影狂热在发行覆盖面和中国市场反应中体现出的新特点。
  在第二章,笔者主要针对超级英雄电影文本中代表性角色钢铁侠与美国队长、托尔与洛基这两组角色进行神话学、美学和伦理学的分析,在系列电影的架构内讨论超级英雄电影中的神话原型和叙事结构,分析角色的美学内涵以及因时代需求而被赋予的文化价值,论述超级英雄电影提供给人们的是可供膜拜精神图腾,是符合后人类时代人类需求的现世神话,超级英雄在世界范围获得的认同,除了其可观的商业价值及娱乐性,与其所蕴含的原型和延展出的文化内涵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第三章,笔者将通过分析被刻意混淆的超级英雄角色和演员的身份,超级英雄电影热潮作为一场人为造就的消费神话,揭示超级英雄电影通过宣传营销等手段造就神话的过程和实质,揭示超级英雄电影狂热背后的消费迷思;
  在第四章,笔者将分析超级英雄文化从俚俗到主流,其文化地位的改变的根本原因和超级英雄电影在我国传播过程中亚文化圈助力表现出的特点,表现为超级英雄文化阵地的扩大,超级英雄受众社会地位的提高和消费需求得到重视,以及国内亚文化圈自身的发展对超级英雄电影传播的助力作用,论述这场神话狂热是一场主流与亚文化碰撞的产物,是相互融合与促进携手取得的胜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