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GIS的河南省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动态研究
【6h】

基于GIS的河南省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动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人居环境的内涵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和关键问题

第2章 河南省概况

2.1 河南省自然地理概况

2.2 河南省人口概况

2.3 河南省社会经济概况

第3章 河南省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2 指标体系的构成

第4章 河南省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单因子动态研究

4.1 河南省地形适宜性综合研究

4.2 河南省气候适宜性动态研究

4.3 河南省水文适宜性动态研究

4.4 河南省植被覆被适宜性动态研究

4.5 河南省土地资源适宜性动态研究

第5章 河南省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综合动态研究

5.1 综合动态研究的具体技术流程

5.2 研究结果分析

5.3 对河南省人居环境建设的建议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人居环境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基础,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对人居环境自然条件的现状及变化规律进行深入研究,不仅能科学认识和分析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的空间格局和演变规律,而且能为实现区域内人口、资源和环境的优化配置和相关发展规划提供决策支持,对科学认识人口空间分布规律、提高城乡建设管理的效率、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环境中的地形、气候、水文、土地和植被等诸多要素直接影响着人们居住环境的质量,决定了人类居住环境自然适宜性的优劣。本文基于河南省28个常规气象台站1989-2011年的气象统计数据、30m×30m河南省DEM栅格数据、三期(1990年、2000年、2010年)河南省landsat-TM遥感影像以及人口、经济等相关资料,以1km×1km的栅格为基本评价单元,借助GIS、RS和SPSS等技术,结合河南省的实际情况,选取包含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和土地资源在内的五个单项指标,计算得到全省的地形起伏度、温湿指数、风效指数、水文指数、植被指数和土地资源承载力数据集,然后基于各种指数与人口分布情况,采用相关系数法,确定各评价指标因子的权重,建立人居环境综合指数模型(HECI),对河南省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以10年为时间跨度的三期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进行定量动态评价分析,最后根据各区县(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人口统计数据,结合自然适宜性评价结果,分析二者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
  (1)1990年、2000年和2010年河南省临界适宜区面积分别为13989.11km2、20782.21km2和16365.40km2,分别占总面积的8.48%、12.59%和9.92%,主要分布在河南省西部的洛阳市、三门峡市和南阳市的部分山区。这些区域的平均海拔高,地形起伏度大,植被覆盖度过高,土地资源稀少承载潜力差,人居适宜性最差。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生活在临界适宜区的人口分别为367.87万人、1577.05万人和375.49万人,仅占全省人口总数的4.18%、16.71%和3.93%。
  (2)河南省一般适宜区的面积分别为22435.19km2、58315.46km2和17527.32km2,分别占总面积的36.41%、35.34%和10.62%,主要分布在西部、南部、北部以及中部部分平均海拔800-1000m的丘陵山区,该区域海拔相对较高,地形起伏度偏大,水文条件较差,植被覆盖度偏高;该区域的人口分别为1050.13万人、3252.56万人和844.72万人,占全省人口的11.92%、34.46%和8.84%。
  (3)河南省中度适宜区的面积分别为61620.34km2、44562.29km2和31611.15km2,分别占总面积的37.34%、27.01%和19.16%,主要分布在中部、西部和南阳盆地四周,分布较分散,这些地区以丘陵和平原为主,地区地形起伏度较小,气候舒适度好,水文指数高,地被指数适中;分别有4103.64万人、2340.67万人和2059.85万人居住在该区域,占全省人口的46.60%、24.80%和21.55%。
  (4)河南省高度适宜区的面积分别为66985.01km2、41355.08km2和99514.13km2,分别占总面积的40.59%、25.06%和60.31%,主要分布在河南省东部地区,基本上是河南省所在的黄淮海平原地区,这些地方的地势平坦,海拔低,降水丰沛,气候舒适期长,植被覆盖度适中,水文条件较好,土地资源承载力高,自然环境适宜性最好。该区域各有3284.70万人、2268.22万人和6279.18万人,占全省人口比例高达37.30%、24.03%和65.69%。
  (5)总体上,河南省大部分属于适宜居住地区,中东部的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优于西部。从1990年到2000年以及从2000年到2010年,河南省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少部分地区则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生态环境有所改善,自然适宜性有所提高;河南省地理区位独特,内部地形差异明显,导致其人居环境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同时全省的人口分布与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的相关性较为显著,占总面积80%的中高度适宜区集中了全省85%的人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