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评价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6h】

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评价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2.1 主要研究内容

1.2.2 研究思路及路线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1 生态承载力的国内外研究

2.1.2 国内外对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研究

2.2 相关概念

2.2.1 生态承载力

2.2.2 耦合协调度

2.3 相关理论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 环境承载力理论

2.3.3 协调发展理论

2.3.4 生态经济理论

2.3.5 生态文明理论

2.3.6 低碳经济理论

2.4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3章 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

3.1 总体目标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3 区域生态环境系统的指标构建及综合评价

3.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2 评价方法及综合评价模型

3.4 社会经济系统的指标构建及综合评价

3.5 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耦和协调度的定量分析

3.5.1 耦合协调度的定量研究模型

3.5.2 耦和协调度的等级划分标准

第4章 重庆市生态环境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评价研究

4.1 研究区概况

4.1.1 重庆市行政概况

4.1.2 重庆市生态环境概况

4.1.3 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4.2 重庆市生态承载力的实证分析

4.3 五大功能区的生态环境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评价

4.3.1 五大功能区的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值

4.3.2 五大功能区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数的动态分析

4.3.3 五大功能区生态环境与经济耦合协调度分析

4.4 五大功能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4.4.1 五大功能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4.2 五大功能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为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4年,中国确立了“创建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为主题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机制,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国内外学者相继提出并研究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承载力理论、协调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理论、低碳经济理论和生态文明等相关理论,为评价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程度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先对现有的生态环境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评价方法与模型进行客观评述,再分别科学合理地选取了重庆市生态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五大功能区为例,对五大功能区的生态环境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和估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较为全面、系统地评述了国内外现有的评价方法、模型和指标体系后,本文提出了较适宜的方法与模型,对重庆市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定性分析,了解重庆市当前的生态安全状况后,再对重庆市五大功能区的生态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综合评价。在深入研究了国家生态文明城市、低碳经济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指标体系后,结合现有的生态环境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两大子系统,分别从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质量两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共16项指标,其中包括环境类指标8项,社会经济类8项,最后利用SPSS软件和Excel进行数据处理,进行定量分析研究。
  (2)本文在对重庆市生态承载力的定性分析中,主要引用了蓝洋,姚建等人在《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重庆市可持续性动态测度与分析》中测评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及生态赤字结论,结果表明,随着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增强,大力推进城市森林建设,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和自然保护区建设,2008~2012年重庆市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处于上升状态,但人均生态赤字也逐渐的缓慢上升。这样的趋势说明,重庆市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超过了其生态环境系统本身能够承载的安全范围,使得生态环境系统趋于不稳定的状态,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重庆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的步伐。如何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加快区域生态经济建设等措施,在促进重庆市生态平衡和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本文选取2008~2012年重庆市五大功能区的生态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的时间序列资料,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2008~2012年期间重庆市五大功能区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和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均呈上升态势。2008~2012年期间,都市功能核心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指数由0.37上升至0.60,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由0.33上升至0.64;都市功能拓展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指数由0.29上升至0.49,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由0.32上升至0.63;城市发展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指数由0.18上升至0.45,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由0.30上升至0.60;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指数由0.13上升至0.43,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由0.31上升至0.61;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指数由0.17上升至0.44,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由0.31上升至0.62。由此看出,重庆市在向“十二五”规划的过渡期间,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发展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升。
  (4)耦合协调度实证研究表明,2008~2012年重庆市五大功能区的耦合协调发展度均在0.30至0.60不同程度的变化,并逐年上升。研究区域的生态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总体呈现出相对比较稳定的上升态势。但在此期间耦合协调度的等级却存在差异:都市功能核心区的耦合协调度由0.42到0.61(即由濒临失调到初级协调),比其他四个区相对高点,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及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都是由轻度失调的等级,在逐渐得到改善之后,达到了勉强协调的程度。由此,重庆市五大功能区战略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各个区域内部的协调发展,还要区域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步伐一致,才能实现重庆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
  (5)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以及重庆市五大功能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突出区域特色及功能建设,建立错位发展机制;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城市;加大环境保护的投入,改善环境的质量;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合理规划布局等方面提出了促进重庆市五大功能区战略规划的发展对策与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