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说鉴赏》与金批《水浒传》的“细读法”比较
【6h】

《小说鉴赏》与金批《水浒传》的“细读法”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细读法”的批评方式

1.1 《小说鉴赏》的提问式分析路径

1.2 金批《水浒传》的评点式解读套路

1.3 小结

第二章 “细读法”的批评思路

2.1 有机整体的解剖:要素细读与文法细读

2.2 虚与实的理解:文本细读与价值追求

2.3 小结

第三章 “细读法”的批评目的

3.1 指导读者的共同目标

3.2 质疑与删改的不同选择

3.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後記——畢業論文的蛇足

展开▼

摘要

《小说鉴赏》和金批《水浒传》是叙事文学批评的典范之作,体现了布鲁克斯、沃伦和金圣叹三位批评家对叙事文学的独到见解。在这两部著作中,最显著的批评特点便是使用“细读法”对文本进行解析。因此本文试图以“细读法”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对两部批评著作进行解读,比较两者的异同,并借此提炼出对阅读实践有借鉴意义的方法。论文具体以“细读法”的批评方式、批评思路和批评目的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理清《小说鉴赏》和金批《水浒传》的批评方式:《小说鉴赏》先将小说的重要概念进行整理,然后用提问的方式对小说进行层层解剖;金批《水浒传》则对文本的字、句、篇、章进行评点。比较两种方式间的差异,指出在阅读实践中两者各自的优劣。
  第二部分,详细说明《小说鉴赏》和金批《水浒传》的批评思路,即在具体批评时如何处理文本的内部关系,以及文本与外部因素(作者、读者、社会)的联系。通过比较双方的批评思路,发现其具有的相通之处:首先是三位批评家文本解剖的整体性眼光;其次是在文本细读中,探究了作者与读者在创作与阅读中的价值追求,这使得批评的视野不限于文本内部的结构、修辞关系,让细读能够去解读作品中所包含的现实人生意义。
  第三部分,指出在《小说鉴赏》和金批《水浒传》中,三位批评者如何将指导读者进行有效阅读这一目的,寄托在具体的细读批评上。在批评过程中,布鲁克斯、沃伦与金圣叹难免对作品进行质疑甚至删改,从而曲折地实现自己的批评目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