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漳州PX事件的框架变迁与媒介建构——以中新网和腾讯网对漳州PX事件报道为例
【6h】

漳州PX事件的框架变迁与媒介建构——以中新网和腾讯网对漳州PX事件报道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频发的反PX项目事件,是转型期中国不可回避的问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社会凝聚力和国家经济发展,这其中媒体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新闻是媒体对社会真实的建构”这一命题,我们发现了无处不在的媒介框架,框架不仅是媒体选择的原则,是经过组织而凸显的新闻故事,为一系列的事件赋予独特意义,而且是记者编辑在新闻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新闻工作者在对社会事件的报道中有意或无意的运用媒介框架。所以,媒体在呈现PX项目事件时选择何种方式架构会使同一个议题显示不同的意义,对于同一个事件的不同发展阶段,媒体呈现何种新闻框架或变化也会直接影响公众对该事件的认知与接受程度,甚至对该事件的界定与处理。
  福建漳州PX项目从2007年计划迁址漳州至今,历时8年之久,其中包含多个发展阶段,并随事件的发展出现多次“热点”,是PX项目在中国尴尬遭遇的一个浓缩,集中表现出转型期中国社会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复杂纠葛。本研究以中新网和腾讯网对漳州PX项目事件的报道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中新网和腾讯网共174篇报道文本进行量化分析,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分别对比两个网站不同时段,不同立场框架变迁和媒介建构的异同,挖掘其背后的内在价值,探讨权力、新闻中的价值、历史记忆和媒体角色四个因素如何制约两个网站的框架变迁和媒介建构。
  研究发现,中新网两个阶段五个框架的变迁表现为:人情味框架与责任归因框架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矛盾冲突框架与经济后果框架随时间的推移比重缩小,事实认定框架基本保持不变。其代表的官方媒体新闻框架特点是维稳与担当,采用自上而下的策略,以政府为中心维护社会正常秩序,提高社会凝聚力,促进漳州PX事件的平稳解决;腾讯网两个阶段五个框架变迁表现为:人情味框架与矛盾冲突框架一增一减,反差最大,责任归因框架与事实认定框架基本保持不变,经济后果框架最不明显。其代表的商业媒体新闻框架整体特点是多元与平衡,框架变迁比中新网明显,趋势是向官方媒体框架靠拢。从报道类型和新闻来源角度考察,两个网站报道框架在建构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从报道切入角度、图片运用和主导框架角度测量,两者呈现建构内容同质化倾向。总体而言,两个网站的新闻框架在第一阶段着重告诉人们漳州PX事件“是什么”和“为什么”,第二阶段着重告诉人们“怎么想”和“如何做”。
  从权力、新闻中的价值、历史记忆和媒体角色四个角度探讨制约两个网站框架变迁和媒介建构异同的因素,发现官员和专家是漳州PX事件的主要信源,成为两个网站建构框架的主要定义者,媒体对新闻效率的追求一定程度上影响网络媒体偏向官方信源,同时为网站节省了人力、物力和网络空间成本。国内新闻法规对商业网站的采访权的限制,官方网站和商业网站的价值共识影响了中新网与腾讯网建构内容的同质化,但商业网站利用自身优势不断突破这种限制造成二者建构方式的不同。中新网与腾讯网在漳州PX事件中同时扮演了决策治理监督者的角色,漳州地方媒体与以二者为代表的全国性媒体出现微弱舆论场的争夺,结果随事态发展以全国性媒体强势引导告终,其中,以中新网为代表的官方媒体成为全国性媒体内部意见领袖。再者,从“历史记忆”角度分析认为,两个网站在不同阶段选择性的建构了不同的记忆内容,并且腾讯网在第二阶段通过“记忆唤醒”传递了更多信息,体现了商业网站的新闻整合能力,影响了二者建构方式的异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