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岛的殖民现代化构形——论文学中1897-1949年的青岛
【6h】

青岛的殖民现代化构形——论文学中1897-1949年的青岛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国内研究现状

1.对青岛作家与文学活动的研究

2.青岛城市文化的研究

3.其他研究

(二)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一、殖民现代化语境下的人物群像

(一)建设城市的德国人和掠夺破坏的日本人

1.建设者德国人

2.破坏者日本人

(二)出世不易的知识分子和避世困难的前清遗臣

1.知识分子

2.前清遗臣

(三)可悲的娼妓与可恨的走狗

1.娼妓

2.走狗

二、冲突与规训:青岛的殖民现代化与中国传统

(一)城市空间的重塑与权力关系的改变

(二)点线面的都市文明轨迹

1.街道

2.火车

3.医院

4.海水浴场

(三)“现代人”的诞生

1.钟表作为计时工具的应用

2.报刊的兴盛

三、反殖民现代性的叙事选择

(一)浓郁的地方本色

1.胶州方言的使用

2.传统习俗的描绘

3.儒道文化的体现

(二)美丑与共的海滨迷城

1.先进都市与落后的棚户区

2.环境优美但人心丑恶

(三)文化区隔:悲剧收场的异国恋情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1897年德国占领了胶州湾并对其进行了长达十五年的统治,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从德国手中接管了青岛,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岛,但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青岛再次沦陷日本之手,直到1945年才被国民党接收,1949年获得解放。青岛一波三折的殖民历史赋予这座城市足够的话题性,知识分子对青岛的想象受到民族国家观念和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对其殖民现代化的态度显得矛盾而复杂。本文围绕殖民与现代化的同构过程,对知识分子的青岛书写进行了研究,除绪论和结语之外,正文分为三章。
  绪论部分简要阐明青岛城市想象研究的选题价值和意义,并对研究现状进行评述。
  第一章从人物形象的塑造入手,考察殖民现代化在文学中的表现及影响,以三对反差的人物形象为切入点,在德国殖民者的建设与日本殖民者的破坏、知识分子的积极入世和前清遗臣的消极避世、娼妓的可怜可叹与走狗的可悲可恨中,体察到殖民历史带给青岛的喜怒哀乐,理解作者褒贬共存的矛盾心理。
  第二章以现代化西方文明对中国传统的规训为立足点,揣摩作家对于殖民现代性与中国传统相互冲突的表达。现代性对传统的规训必然引发冲突,尤其是当现代性背靠殖民势力,规训过程具有了殖民色彩。在二者共同作用下,中国社会的传统受到极大冲击,青岛俨然成为一个洋人的城市。在从一个小渔村脱胎换骨成现代化旅游贸易都市的过程中,无论是空间的重塑、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是现代生活习惯的树立,其根本出发点都是为了让殖民者在青岛更好地生活,原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中国人却不得不摒弃原先的生活状态投入到殖民者的生活节奏里。殖民现代化让青岛更接近西方文明的同时,也消磨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国文化传统。
  第三章以第二章的研究为基础,从作家对殖民现代化的选择中探寻他们的创作动机和情感。出于民族意识和家国情怀,作家对殖民现代化带来的国际化与都市体验始终保持着距离,在歌颂都市五光十色的声音中,一种反殖民现代化的表达方式不容忽视。在文学作品中,作家一方面利用民族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来冲淡殖民色彩和现代化特征;另一方面又通过展现都市弊病来质疑殖民现代化的合理性。除此之外,作家还以异国恋的离散结局喻示区隔的东西方文化难以弥合。凡此种种,皆属殖民现代化进程中的异调,它们表达出作家对这一进程的反抗,映射出他们内心既渴望又排斥的矛盾情感。
  结语总结概括全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