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摩托车交通伤致伤模型的实验研究
【6h】

摩托车交通伤致伤模型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三军医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第三军医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英文缩写一览表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第一部分摩托车致行人撞击伤致伤模型的实验研究

第二部分摩托车手抛掷伤致伤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摩托车交通事故的致伤分析及预防对策

附录摩托车颈部挥鞭伤模拟实验内容简介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展开▼

摘要

摩托车交通伤是交通事故中的常见伤类,随着摩托车保有量的增加,摩托车交通事故呈明显上升趋势。本课题从摩托车交通伤发生的常见类型出发,利用本校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建的大型生物碰撞实验室的场地设施和测试设备,研制了摩托车碰撞实验系统、行人假人模型等实验装置,初步建立了典型摩托车交通伤动物模型,并据此开展“摩托车致行人撞击伤致伤模型的实验研究”和“摩托车手抛掷伤致伤模型的实验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 1.自制的摩托车碰撞实验系统包括摩托车台车、单轨后推式驱动机构、停车缓冲装置、吸能器等,能较好地模拟摩托车致行人撞击伤和摩托车手抛掷伤的发生过程,且整个碰撞实验系统性能较为稳定、重复性好,30例动物实验的碰撞速度精度均控制在±1%以内。 2.行人假人模型在身高、配重、主要关节等方面是按照HybridⅢ型假人设计并制作的,且实验动物能轻易地装入和取出。此外,该模型还具有制作成本低、耐撞等优点。 3.行人被摩托车前轮撞击后,其运动过程可能如下:首先,摩托车前轮撞击到行人膝关节附近部位;之后,行人围绕摩托车前轮前缘旋转;随后,摩托车急刹车而急剧减速,行人前抛并伴有空中旋转,在车前一定距离处头、肩部直接撞击坚硬地面(第二次碰撞)或脚先着地后头、肩部才撞击地面。撞击速度越大,行人前抛距离越大,空中旋转的时间越长。 4.动物模拟实验显示,摩托车致行人撞击伤随着碰撞速度、碰撞部位的不同伤情有所不同。轻者可见硬膜外小片状出血,脑桥背部有条形凝血块;重者可见额顶皮下条状出血、颅骨内有外伤、硬膜外有散在性斑点状出血、右侧上额有血块等。在动物着地时碰撞部位接近的条件下,碰撞速度为50km/h时较之30km/h时为重。 5.摩托车手抛致伤的发生过程可能如下:摩托车受阻急剧减速,摩托车手前抛并伴有空中旋转,在车前一定距离处头、肩、胸部直接撞击坚硬地面。撞击速度越大,摩托车手前抛距离越大,空中旋转的时间越长。 6.摩托车手抛致伤动物实验表明,动物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伤情较为稳定,主要集中在肝脏、心脏、肺脏和头部,伤情大小与动物的抛掷速度正相关。轻者可见肝脏叶间或某一叶有裂口,表面有凝血块,轻度肺出血;重者可见肝碎裂,中度肺出血,中度心脏损伤。伤情极重者伤后半小时内死亡。在高速碰撞过程中,摩托车手可见颈部挥鞭伤。 7.动物实验显示,本课题所建立的“摩托车手抛掷伤致伤模型”、“摩托车致行人撞击伤致伤模型”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能为今后开展摩托车交通伤发生机制与防护措施的研究提供了初步的技术平台。

著录项

  • 作者

    杭建金;

  • 作者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授予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学科 生物医学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陈海斌;
  • 年度 200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创伤;
  • 关键词

    摩托车; 交通伤; 假人模型; 抛掷伤;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