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胸部枪弹伤后胸部损伤及脑远达效应早期影像学观察
【6h】

胸部枪弹伤后胸部损伤及脑远达效应早期影像学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写一览表

声明

前 言

材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结 论

致 谢

图 片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胸部枪弹伤致伤机理及影像学研究现状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文章

展开▼

摘要

胸部火器伤属严重创伤,死亡率较高,其早期死亡原因主要为失血性休克及呼吸衰竭。心脏大血管均位于胸腔内,心脏大血管及肺门血管一旦损伤破裂,则迅速发生大失血而导致患者死亡。另一方面,双侧肺组织在胸腔内所占体积较大,胸部火器伤常形成开放性伤道,伤及肺叶,造成血气胸伴肺组织压缩,或发生创伤性湿肺,肺泡内大量积液、积血,导致呼吸功能不同程度丧失。正是由于其创伤严重,过半的伤者死于现场或运送途中,此类动物模型建立困难,医学界对此类创伤的研究尚不充分,其中尤其缺乏可直接指导临床救治的影像学研究。 目的:制作胸部枪弹伤动物模型,利用CT、MRI及超声检查观察胸部枪弹伤后早期胸部及脑组织器质性、功能性损伤,并结合解剖及病理检查对照分析,深入了解胸部枪弹伤胸部及脑组织损伤。 材料与方法: 1.实验动物:小型猪10只,雌雄各半,体重15~17.8kg。 2.麻醉:氯胺酮15mg/kg、阿托品0.02mg/kg颈部肌注,待动物安静后固定,建立耳缘静脉通道,并以3g/L戊巴比妥钠静滴维持麻醉。 3.致伤情况:国产77式手枪,口径7.62mm,初速度300-320m/s,射距1m,室外靶场致伤。动物固定后,以右胸第5前肋间隙避开心脏、大血管略斜向外上(与垂直线约成20-30度角)为射击路径,制作胸部穿通伤模型。 4.检查: (1)CT检查:仪器:SEIMENSSEMATOMSensation64/cardiac64,动物伤后2h内全部行64层螺旋CT胸部平扫+增强容积扫描,显示弹道出入口损伤情况、血气胸程度、肺组织损伤、肋间后动脉及胸廓内动脉损伤情况。 (2)MRI检查:仪器:SEIMENSMAGNETOMAvanto。动物伤后2h内全部行磁共振头部T1WI、T2WI平扫,对存活动物行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并于双侧小脑半球及双侧额、颞、顶、枕共10个部位尽力避开脑脊液信号区取样获得其ADC值。 (3)超声检查:仪器:ALOKA-5500型和PHILIP-iU2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动物伤后2h内观察存活动物心内结构、功能、血流改变及胸腔积液情况。 5.取材及标本处理:动物死亡后行胸部及颅内解剖观察,并取出各组织脏器,作光镜和电镜检查。 6.统计学处理:对致伤前后ADC值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 结果: 1.影像学表现: (1)CT表现:右侧血气胸程度:早期死亡者血气胸程度重,其余程度相对轻。肺损伤情况:共4只可显示肺组织内弹道、挫伤区及震荡区,1只(7号)显示右肺外带大范围挫伤,相邻外侧胸壁软组织肿胀,双肺野可见散在多发暗红色小片团状影。弹道出口处肋骨情况:6只显示后肋单根单处粉碎性骨折,1只单根后肋上缘局部浅弧形骨质缺损,其余未见肋骨骨折。右胸廓内动脉均显示清晰,未见中断。右肋间后动脉:4只肋间后动脉主干显示清晰,形态正常,副干显示欠清晰。2只肋间后动脉主干于弹道出口边缘中断。 (2)MRI表现:致伤前后T1WI、T2WI平扫图像对比均未见确切异常改变。弥散加权成像:7只分别取每一例致伤前、后ADC值(共10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仅7号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3)超声表现:7只模型胸腔积液情况与CT所见相符,并伴血凝块形成。超声心动图提示心动过速,:E/A<1,左室顺应性降低,舒张功能受损,左室收缩功能正常,3只可见少量心包积液。 2.解剖表现:2只出血量较CT检查结果明显增多,1只略有增多,但其胸壁小动脉损伤情况均与CT检查结果一致。肋骨骨折、肺组织损伤及血管损伤情况基本与CT检查一致。心脏解剖有3只少量心包积液,4只出现二尖瓣乳头肌出血。脑组织解剖仅1只大脑顶叶出现针尖大小出血点。 3.病理:肺:弹道区边缘为坏死组织,细胞核碎裂,血凝块附着;挫伤及震荡区分界不轻,肺间质及部分肺泡内充满血细胞及炎性细胞,部分肺大泡形成。脑:脑细胞疏松肿胀,血管周围间隙扩大,脑实质内可见灶性出血。电镜结果暂时未出,待续。心脏:心肌细胞局灶变性,毛细血管扩张、充血,问质水肿,纤维肿胀,偶见断裂,心内膜有灶性出血。 结论: 1.证实胸部枪弹伤所致胸部损伤严重,大失血及呼吸衰竭为主要死亡原因。 2.肋间后动脉等胸壁小动脉损伤出血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3.证实肺组织瞬时空腔效应低于实质性脏器或组织,脑远达效应发生率低。 4.CT、MRI及彩超检查可较全面的显示胸壁肋骨、血管,胸腔肺组织损伤、液气胸、心包积液、心脏功能损害及脑组织功能损伤等器质性、功能性改变,有利于全面系统地了解胸部枪弹伤损害,为提高临床救治水平提供有力的支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