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拉莫三嗪共混胶束经鼻给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研究
【6h】

拉莫三嗪共混胶束经鼻给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癫痫及其治疗现状

2 鼻腔给药治疗脑部疾病的现状

3 胶束及共混胶束

4微透析采样技术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拉莫三嗪载药胶束的制备

1引言

2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5 讨论

第三章 拉莫三嗪载药胶束的表征及体外释放的研究

1 引言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结果与分析

5 讨论

第四章 载药胶束经鼻给药后的血药浓度研究

1 引言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5 讨论

第五章 载药胶束经鼻给药后的海马药物浓度研究

1引言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结果与分析

5 讨论

第六章 载药胶束经鼻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

1 引言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5 讨论

全文总结与展望

缩写词中英文对照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起病突然,经常造成意外伤害甚至威胁患者生命,我国每年新增癫痫病例约为50万人,其中约四分之一为难治性癫痫。所谓难治性癫痫,是在诊断明确的前提下,应用合适的抗癫痫药物进行合理、正规的治疗,身体内的血药浓度达到了有效治疗范围,但癫痫的发病部位药物浓度较低,未达到有效治疗浓度,无法满意地控制癫痫病。本课题将癫痫治疗药物拉莫三嗪制备成mPEG-PLA/TPGS共混胶束和mPEG-PLA单一胶束,对其制备工艺、体外释放行为、大鼠体内血药浓度、海马部位药物浓度以及给药后的组织分布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本研究选用mPEG-PLA和TPGS为载体材料,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拉莫三嗪 mPEG-PLA/TPGS共混胶束。以载药量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搅拌时间、搅拌温度、搅拌速度、TPGS与mPEG-PLA比例、聚合物浓度、有机相与水相的比值以及投药量对载药量的影响,最终通过五因素四水平的正交实验确定拉莫三嗪mPEG-PLA/TPGS共混胶束最佳制备工艺:精密称取20 mg的mPEG-PLA和15 mg拉莫三嗪溶于3 ml甲醇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此为有机相。精密称取8 mg的TPGS溶于16 ml蒸馏水中,此为水相。然后在1200 rpm和35℃的搅拌条件下,将有机相溶液逐滴滴入盛有水相的圆底烧瓶中,继续搅拌0.5 h,然后在35℃下旋转蒸发除去有机溶剂,经过滤制得胶束溶液。所得的共混胶束的平均载药量为39.28%。为了做对比,本研究同时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拉莫三嗪 mPEG-PLA单一胶束,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胶束制备过程中的搅拌时间、搅拌温度、搅拌速度、旋蒸温度、滴加速度、聚合物浓度、有机相与水相的比值以及投药量对载药胶束的载药量的影响。最后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得到 mPEG-PLA单一胶束的最佳工艺为:精密称取20 mg的mPEG-PLA和13 mg拉莫三嗪溶于2 ml甲醇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此为有机相。然后在1250 rpm和35℃的搅拌条件下,将有机相溶液逐滴滴入盛有6 ml蒸馏水的圆底烧瓶中,继续搅拌1.5 h,然后在35℃下旋转蒸发除去有机溶剂,经过滤制得胶束溶液。所得的单一胶束的平均载药量为36.44%。利用激光粒度测定仪考察mPEG-PLA共混胶束和mPEG-PLA/TPGS单一胶束的平均粒径分别为183.5 nm和122.9 nm。体外释放结果表明拉莫三嗪mPEG-PLA/TPGS共混胶束和 mPEG-PLA单一胶束的体外释药行为符合双指数双相方程,说明二者的释放分为两个阶段:先快速释放后缓慢释放,共混胶束和单一胶束在12 h时累计释放率分别为82%和89%。
  为了研究载药胶束经鼻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本研究建立了微透析采样技术联合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检测拉莫三嗪载药胶束经鼻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测定拉莫三嗪共混胶束、拉莫三嗪单一胶束和拉莫三嗪药物溶液经鼻给药后的血药浓度经时变化,采用 DAS3.1.1药动学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发现拉莫三嗪共混胶束与拉莫三嗪单一胶束相较于药物溶液,血药浓度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维持在一定浓度,起到了缓慢释药的作用,其中共混胶束的达峰时间比单一胶束快7.5 min、峰浓度比单一胶束高0.06μg·mL-1,共混胶束的AUC0-∞分别是单一胶束的1.50倍、药物溶液的4.27倍。
  同时,本研究还建立了微透析采样技术联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检测拉莫三嗪载药胶束经鼻给药后在大鼠海马部位的浓度,测定拉莫三嗪共混胶束、拉莫三嗪单一胶束和拉莫三嗪药物溶液经鼻给药后的海马药物浓度经时变化,采用 DAS3.1.1药动学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发现拉莫三嗪共混胶束与拉莫三嗪单一胶束相较于药物溶液,大鼠海马部位的浓度可以在一定时间段内维持在一定浓度,起到了缓慢释药的作用,其中共混胶束的达峰时间为7.5 min,比单一胶束快20 min、峰浓度比单一胶束高11.3 ng·mL-1,共混胶束AUC0-∞分别是单一胶束的1.78倍、药物溶液的4.08倍。
  最后,本研究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拉莫三嗪在大鼠各组织浓度的方法,测定拉莫三嗪 mPEG-PLA经鼻给药和拉莫三嗪药物溶液灌胃给药后在大鼠心、肝、脾、肺、肾、脑各组织中的浓度,并重点对比二者在脑部的浓度,结果发现鼻腔给予胶束溶液后,大鼠脑组织中拉莫三嗪含量是药物溶液灌胃组的1.50~1.90倍。
  综上所述,将拉莫三嗪制成共混胶束溶液经鼻腔给药来治疗癫痫具有前景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