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广州市中学生成瘾性药品滥用倾向性影响因素研究
【6h】

广州市中学生成瘾性药品滥用倾向性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前言

1.1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基本概念研究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假设

2.3 技术路线

2.4 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资料来源与统计

3.1 调查方案设计

3.2 预调查及问卷修正

3.3 正式问卷发放与回收

3.4 正式问卷的检验

3.5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学生成瘾性药品滥用倾向性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4.1 正式调查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4.2性别、年龄、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性分析

4.3父母职业,居住地、养育情况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4.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讨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果与讨论

5.2 建议

5.3 研究不足与补正

5.4研究方向进一步深入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与参加课题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青少年成瘾性药品滥用问题已成为世界性难题,预防青少年成瘾性药品滥用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及国家的长治久安有着深远的意义。青少年成瘾性药品滥用严重危害其身心健康,甚至引发一系列社会暴力犯罪行为,给家庭与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预防青少年成瘾性药品滥用,促进其获得良好的健康教育效果,不仅要了解获得知识、改变行为的过程,更要了解产生这种行为变化的影响因素。本课题以普通中学学校的学生为调查对象,探索其成瘾性药品滥用倾向性的影响因素,针对调查结果,提出有效预防中学生成瘾性药品滥用的具体措施,为中学生成瘾性药品滥用干预工作提供借鉴经验,也为政府完善成瘾性药品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1.问卷调查
  通过文献研究及资料分析,中学生成瘾性药品滥用行为是多个危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总结概括主要有成瘾性药品相关知识、认知基础、自我判断控制力、人生观交友观、同伴因素、家庭因素6个方面,将此六个影响因素和倾向性作为因子,以文献资料等为基础,为每个因子设置3-5个维度问项作为观测变量,构成中学生成瘾性药品滥用倾向性影响因素初始问卷。开展预调查,收集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修正问卷,形成正式问卷。开展正式调查,选取广州市6个市辖区荔湾区、海珠区、白云区、天河区、黄埔区、番禺区,每个区随机抽取1-2所公办且教学质量处于同等水平的普通初高中学校,采用拦截方式对初一初二、高一高二4个年级的学生开展中学生成瘾性药品滥用倾向性影响因素现场问卷调查。收集统计数据,得到影响因素结果。
  2.统计方法
  通过t检验、方差分析方法探索人口学因素对中学生成瘾性药品滥用倾向性的影响;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初中生和高中生成瘾性药品相关知识、认知基础、自我判断控制力、人生观交友观、家庭影响、同伴影响6个因素的差异;利用Amos21.0建立结构方程模型,通过绝对拟合指数、相对拟合指数与简约拟合指数评价指标对模型进行评价,适当修正模型,探讨成瘾性药品相关知识、认知基础、自我判断控制力、人生观交友观、家庭影响、同伴影响因素对初中生和高中生成瘾性药品滥用倾向性的影响作用。统计分析的检验水准设定为α=0.05,P<0.05则提示存在显著性差异。
  结果:本研究调查初中学校6所,发放问卷420份,回收问卷420份,有效问卷394份,有效率93.8%;高中学校7所,发放问卷450份,回收问卷450份,有效问卷433份,有效率96.2%。对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分析,通过独立样本 t检验探索“中学生非治病目的体验成瘾性药品态度”倾向性上性别、年龄因素对其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得分高于男生,高中生得分高于初中生,即女生、高中生成瘾性药品滥用倾向性低于男生、初中生;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因素对中学生成瘾性药品滥用倾向性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独生子女成瘾性药品滥用倾向性低于非独生子女。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父母职业,居住地对中学生成瘾性药品滥用倾向性存在显著性差异。父亲职业为医务人员、农民、工人时,中学生滥用成瘾性药品倾向性最大;母亲职业为个体老板、农民、医务人员时,中学生滥用成瘾性药品倾向性最大。居住地为县城时,得分最低,3.65分,成瘾性药品滥用倾向性最大。养育情况对倾向性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当父母共同抚养时,分值最高,4.02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和其他情况对应分值最低,分别为3.82、3.75。
  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初中生和高中生在6个影响因素方面的统计结果显示,成瘾性药品相关知识初中生(2.645)与高中生(2.832)得分均低于一般水平;认知基础初中生(3.035)整体认知处于一般水平,高中生(3.250)认知水平较高于一般水平;对于成瘾性药品的自我判断控制力初中生(4.070)和高中生(4.247)得分均高于较好的水平;面对成瘾性药品体现的人生观价值观初中生(4.407)和高中生(4.583)得分高于自我判断控制力因素得分;家庭影响因素初中生(4.117)和高中生(4.147)得分同样高于较好水平;而同伴影响因素初中生(3.187)和高中生(3.177)整体得分仅较高于一般水平。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自我判断控制力、人生观交友观、家庭因素三条路径对高中生成瘾性药品滥用倾向性有显著性影响;自我判断控制力、家庭因素这两条路径对初中生成瘾性药品滥用倾向性有显著性影响。
  结论:中学生成瘾性药品滥用倾向性较大的情形分别是:男生,初中生,父母职业为医务人员、农民,居住地在县城。6个影响因素初中生整体得分低于高中生,即初中生倾向性高于高中生,提示我们在中学开展成瘾性药品滥用预防教育越早最有可能对青少年成瘾性药品滥用及依赖行为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开展中学生成瘾性药品滥用预防教育时,在保留恐惧教育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成瘾机理和危害机理的剖析教育,保证中学生对成瘾性药品全面的认知,预防教育效果更为显著;通过提高中学生调节情绪和压力的能力,建立自信心,提高积极性等方法降低中学生成瘾性药品滥用动机,是非常有效的预防成瘾性药品滥用的保护措施;着重强化成瘾性药品滥用后果的负评价,保证中学生对成瘾性药品的正确态度,消除对成瘾性药品的正评价,高中生需尤为注意端正其对成瘾性药品的错误观念;联合家庭开展预防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生的预防教育联合家庭开展尤为重要;掌握应对和处理同伴关系的技巧,学习有效的交往策略,在高中生的预防教育中尤为重点加强。开展中学生成瘾性药品滥用预防教育时,应结合多种措施共同实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