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波兰剧变思考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的职能定位
【6h】

从波兰剧变思考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的职能定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波兰剧变与团结工会

第二章中国共产党与工会

第三章市场经济与中国劳动关系的变化

第四章全球化与市场化:情况比波兰更复杂

第五章工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能定位探析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展开▼

摘要

自资本主义产生以来,工人的反抗斗争就没有停止过。在工人运动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工人阶级的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高了工人的阶级觉悟,又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发展,经过工人阶级多年不懈的斗争,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国家得以成立。工人的斗争还迫使资本家实行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政策和措施,推动了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可以说,工人运动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工会作为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与工人运动密切相关,并且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可以说,忽视工会的作用就是忽视工人运动的力量。 苏东剧变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挫折。波兰团结工会的兴起引发了东欧质变的第一波。中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使得工人阶级的地位和权益面临弱化的危险,而这种危险也正是我们这个以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的社会主义国家所面临的危险。团结工会在短时间内就把波兰工人阶级争取并组织到自己身边去反对统一社会工人党,中国如何避免这样的覆辙? 笔者以团结工会与波兰剧变之间的关联为切入点,联系中国实际,力图探讨新形势下我国工会的职能作用。这一研究对于中国的工会改革、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的运用,注重研究史料与现实状况,通过实地调查、资料与理论的归纳分析、逻辑推理等,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1)斯大林关于工会是“传达机关”的理论影响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工会职能的正确认识,导致了工会的异化,而工会的异化是团结工会兴起的深刻背景之一。西方反动势力将团结工会变成反共势力,使之主导了波兰剧变。(2)中国参照苏联模式建立的工会有行政化、官僚化的不良倾向,在随后的改革过程中未能很好地代表和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工人阶级地位遭到边缘化。(3)市场经济与全球化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劳动关系,中国在劳动关系领域面临的深刻矛盾。而建设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都离不开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结合《工会法》论述重新届定工会职能定位的迫切要求。(4)从中、波两国面临的不同历史条件分析中国工会的任务更为艰巨。(5)工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能定位。 文章主要阐明了这样几个观点:(1)工会的独立性不等同于独立工会,工会工作必须赋予独立性;(2)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的角色定位应该是经济性的而不是政治性的,不要给工会独立开展工作扣政治帽子;(3)官方工会不等于官办工会;(4)工会必须坚持民主与自我管理原则,工人必须掌握工会组织权。 本文认为,工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能作用,主要分为:经济、政治与文化职能三个方面。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工人阶级的权益维护更为紧迫,中国工会必须通过调整职能作用,适应劳动关系的急剧变化,有力维护工人阶级的合法权益,才能防患于未然,避免工人运动被反动势力利用,避免出现波兰团结工会那样的组织。只有工会职能定位适应了新形势对工会提出的新要求,真正实践工会的经济、政治及文化职能,中国才能避免重蹈波兰式的覆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