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欠发达地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文化分析——古代阿拉伯学习文化的启示
【6h】

欠发达地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文化分析——古代阿拉伯学习文化的启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选题的依据

一、欠发达地区加速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意义

二、为何要向古代穆斯林文明借鉴

第二节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概述

二、国外研究概述

三、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

第二章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理论视角与分析框架的选择

一、基本理论视角:人类学思维

二、“学习”概念的分析框架

三、“学习文化”概念的分析框架

第二节研究方法的设计

一、主要研究方法

二、概念的界定

第三章古代阿拉伯穆斯林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成就:各种学习实践活动

第一节学校学习

一、“昆塔布”的学习

二、清真寺的学习

三、高等教育性质机构的学习

第二节校外学习

一、宫廷府邸的学习

二、学馆的学习

三、图书馆的学习

四、穆斯林个别求学:学术旅行

本章小结

第四章古代阿拉伯文明的学习文化(上):表层分析

第一节物质层面

一、纸张

二、书籍

三、图书馆

四、清真寺

第二节制度层面

一、尊重人才的政策

二、重视知识的措施

三、全民捐学的风尚

本章小结

第五章古代阿拉伯文明的学习文化(下):深层分析

第一节为何要学习?

一、“两世”吉庆的人生观

二、“两世”吉庆观观照下的学习目的

第二节学什么?

一、伊斯兰教的宇宙观

二、伊斯兰教的知识观

三、阿拉伯大教育家对学习内容的分类

第三节何以能够学与如何学?

一、高昂的人性观:肯定人的学习能力

二、理性的人性观:肯定科学的学习方法

本章小结

第六章结论与启示

第一节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第二节对我国欠发达地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启示

一、欠发达地区能够建设学习型社会:其繁荣富强必须依靠有效地建设学习型社会

二、欠发达地区良性地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机制:建构“促进型学习文化”

三、学习是天职,每个人的学习是全社会的事业

四、有效的学习文化应该是开放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当今时代,科技革命性地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初显端倪,人类发展呈现出史无前例的一体化态势,欠发达地区学习型社会的创建势在必行,但也极为艰巨。荒凉大漠中生活的古代阿拉伯人迅速高效地构建了学习型社会,迎来光辉灿烂、影响深远的阿拉伯一伊斯兰文明,其经验可资欠发达地区建设学习型社会所借鉴。有鉴于此,本论文主要探讨古代阿拉伯一伊斯兰文明的经验,对欠发达地区建设学习型社会有何启示。 根据古代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在构建学习型社会方面浓郁的文化特征,针对现有相关研究大多重“教”轻“学”、文化观念发掘较弱等局限,本研究基于一次性文献和多学科资料,借鉴人类学整体性思维和跨文化比较等策略,侧重从学习文化视角,力求深入地揭示古代阿拉伯文明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基本经验。 本论文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问题的提出”。该部分论述了欠发达地区加速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大意义,点明古代阿拉伯文明基于崇尚学习而快速崛起的显著特点,综述了现有相关成果的得失及其与本研究的关系,从而阐明了本研究选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第二部分“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属于基础理论和方法论研究。该部分首先借鉴文化人类学整体性思维策略,对“文化”等基础理论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本研究的核心概念“学习”分为“正规学习”和“非正规学习”两个大类,将“学习文化”有机地界定为“物质-制度-观念”三个层面,从而为本研究确立了有效的分析框架。然后,根据本研究问题的特点,确定了收集文献和进行比较的基本策略。 第三部分“学习型社会的成就:古代阿拉伯文明的学习实践”,从正规学习(大致相当于学校学习,主要包括昆塔布、清真寺、高等教育性质的组织等场景中的学习)、非正规学习(大致相当于校外学习,主要包括宫廷府邸、私人学馆、图书馆、学术旅行等场景中的学习)两方面,论述了古代阿拉伯文明的具体成就,从而揭示其“学习型社会”的显著特征。 第四、五部分论述古代阿拉伯的“学习文化”(包括第四章“古代阿拉伯文明的学习文化(上):表层分析”和第五章“古代阿拉伯文明的学习文化(下):深层分析)”)本部分评述了其在物质、制度和观念等方面鼓励、引导、帮助各类学习活动的措施,将之归纳为“促进型学习文化”,并重视分析其人性观、人生观、知识观等对学习目的、内容和方法的影响,还将之与同时期的基督教文明进行对比。 第六部分主要论述了古代阿拉伯文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经验对欠发达地区的启示,即欠发达地区能力建设不能片面地指望和投资于学校教育,而应该全面建设学习型社会:欠发达地区能够迅速、良性地建设学习型社会;其基本机制是建构一种“促进型学习文化”--将学习视为神圣的、以当地社区和个人发展为目的、全社会崇尚和支持、文化视野开放、空间上全面渗透性、目的和内容上广域性的社会生活方式,尤其是形成全社会崇尚学习、开放地接受新知识的风气。 总之,与国内现有研究相比,本论文力求的贡献是,(1)针对现有研究大多关注发达都市的局限,本研究借鉴国外经验,论证了欠发达地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可能性及其策略,尤其是学习文化的建设问题;(2)针对现有许多人几乎把“学习型社会”的构想当成未来“乌托邦”的倾向,本研究采用逆向思维,基于对历史智慧较深入的分析,探讨学习文化的建构;(3)针对现有相关研究几乎都从“教育”角度的局限,本研究系统地从“学”的视角,尤其是从“学习文化”视角,论述古代阿拉伯的文化教育成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