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试论中国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的接续与创新——来自蒋旨昂的启示
【6h】

试论中国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的接续与创新——来自蒋旨昂的启示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选题意义

1.2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1.2.1 文献研究法

1.2.2 历史研究法

第二章 核心概念解析

2.1 概念介绍

2.1.1 本土化

2.1.2 社会工作本土化

2.1.3 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

2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本文采用的理论分析框架

3.1 社会现代化理论

3.2 文化融合理论

第四章 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状况

4.1 民国时期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历程

4.1.1 社会工作进入中国

4.1.2 社会工作教育在中国的萌芽与发展

4.2 民国时期国内社会工作教育的特色

4.2.1 社会工作教育参与主体多样化

4.2.2 人才培养的模式渐趋合理自主

4.2.3 课程设置与教学理念日益成熟

4.2.4 教材编写与专业研究获得突破

4.2.5 社工教育与社工本土化互相促进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蒋旨昂的社会工作学术研究成果与社会工作思想

5.1 蒋旨昂的学术研究脉络

5.2 蒋旨昂的主要学术成果

5.2.1 《卢家村》——实践中得真知

5.2.2 《战时的乡村社区政治》——关注社会整体

5.2.3 《成都社会事业》——探寻专业现实

5.2.4 《黑水社区政治》——填补若干空白

5.2.5 《社会工作导论》——系统介绍社工

5.2.6 其他著作

5.3 蒋旨昂的社会工作教育思想

5.3.1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重要性及目的

5.3.2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分类

5.3.3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层次及课程设置

5.3.4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内容与教学流程

5.4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接续民国时期社会工作教育成果的必要性

6.1 民国社工教育的可取之处

6.1.1 结合本土经验自主编写社工教材

6.1.2 注重社会责任与专业精神的培养

6.1.3 实践得真知,注重实务探索研究

6.1.4 将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起来

6.1.5 按社会需求,培养不同层次人才

6.1.6 基于实务经验,确立人才培养流程

6.1.7 遵循专业规律,进行社工制度探索

6.2 当代社工教育的欠缺之处

6.2.1 课程开设不合理

6.2.2 教育与现实脱节

6.2.3 重国外而轻本土

6.2.4 教育缺少针对性

6.2.5 忽视专业价值观

6.2.6 重专业化轻职业化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如何接续和创新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本土化工作

7.1 接续工作是否可行

7.2 接续工作如何操作

7.2.1 留意不同时期意识形态差异对专业教育的影响

7.2.2 理顺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历史

7.2.3 探寻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主要成就

7.2.4 找准民国时期与当今社会工作教育的接口所在

7.2.5 认清新时期国家与社会对社会工作教育的期许

7.2.6 批判地继承民国时期社会工作教育的优秀成果

7.2.7 串接中国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的发展逻辑脉络

7.3 创新工作怎样开展

7.3.1 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做社工教育

7.3.2 要随着社会发展细化社工专业

7.3.3 社会工作教育需要有开创精神

7.3.4 要丰富社会工作教育教学模式

7.3.5 要培养有宏观视野的社工人才

7.3.6 要完善社会工作人才构成体系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社会工作本土化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成熟以前所必须经历的一个历程,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经历了——民国时期和社会工作教育在高校恢复至今——两个不连贯的阶段。学科发展的延续性要求,当代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工作和发展需要接续前人的研究成果与精神财富。笔者认为社会工作本土化是中国的学者和社会工作者在西方先进社会工作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和实务探索,并基于本土文化提炼出具有本土特色、适用于国人需求和符合专业精神的知识体系。西方的社会工作是基于助人的实践发展起来的,而中国的社会工作则是引入式的,它是以社会工作教育为起点而发展起来的,因此社会工作教育在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过程中占有具足轻重的地位。社会工作进入中国是从社会工作教育开始的,社会工作教育也是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开端。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获得了很多本土化的成就。民国时期在社会工作教育研究与实务领域有突出成就的学者有蒋旨昂、许仕廉、言心哲等人,其中,蒋旨昂在民国时期在社会工作教育、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社会工作制度研究等领域都进行了广泛了本土化探索,他结合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知识与自己在国内社会工作教育与实务、研究等领域的经验,系统阐述了个人所理解的本土化社会工作体系,他的社会工作本土化思想中对社会工作教育着墨颇多,且有科学而独到的见解,很有前瞻性,对于当今的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及其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由于政治和社会原因,社会工作教育在中国出现断裂,新时期的社会工作教育是以在一个全新的背景和基础上展开的全新的探索与发展模式,立足时代并无过错,但是不应忽视前人的经验。本文基于蒋旨昂的社会工作教育思想研究和民国时期社会工作教育领域本土化成果,结合当今我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现状,运用社会现代化与文化融合的理论,分析当今社会工作教育的本土化接续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思想和成果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并对如何进行这种跨时代的结合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这些就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