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伊维菌素微乳在羊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与残留研究
【6h】

伊维菌素微乳在羊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与残留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本论文对一种伊维菌素微乳新制剂在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性与药物残留消除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建立了新型伊维菌素微乳在羊血浆内的药物浓度的测定方法,测定了其在羊体内的药代学数据,分析了其药动学特特性;建立了新型伊维菌素微乳制剂在靶动物羊不同组织的药物残留测定方法,获得了其在不同组织内的残留消除规律,制定了伊维菌素微乳的休药期。
  伊维菌素微乳的药代动力学试验,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中药物浓度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前处理方法简单有效,最低定量限为0.5ng/mL,最低检测限为0.3ng/mL,标准曲线线性良好,R2为0.9995,平均回收率大于90%,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0%,灵敏度高、干扰小、重复性好。通过皮下、肌肉、静脉注射3种途径对羊进行给药,试验结果显示,皮下给药组的AUC为1343.07±101.17h·ng/mL,达峰浓度Cmax为50.61±2.96ng/mL,达峰时间Tmax为7.14±0.80h,吸收半衰期T1/2(α)为4.46h,消除半衰期T1/2(β)为25.45h;肌肉给药组的AUC为1814.24±56.06h·ng/mL,达峰浓度Cmax为70.34±1.89ng/mL,达峰时间Tmax为3.99±0.20,吸收半衰期T1/2(α)为4.52h,消除半衰期T1/2(β)为20.08h。肌肉注射与皮下注射伊维菌素微乳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91.33%和67.62%。通过对不同的给药方式进行比较发现,肌肉注射与皮下注射相比具有更高的达峰浓度,更快的达峰时间,更高的生物利用度。
  伊维菌素微乳药物残留消除试验,建立了以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羊各组织中伊维菌素残留的方法。样品使用乙腈提取,使用碱性氧化铝固相萃取小柱净化,以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伊维菌素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在1~3000ng/mL的药物浓度范围内,药物峰面积与线性关系良好,R2均大于0.999;在颈部肌肉、肾脏、脂肪、背最长肌和肝脏五种组织的最低检测限均为0.3ng/mL,最低定量限均为0.5ng/mL,该方法的定量限低于欧盟、美国和我国对于伊维菌素残留限量的规定。样品的平均回收率大于70%,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羊各组织中的伊维菌素残留浓度,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结合实测浓度判断法与采用WT1.4计算软件拟合,颈部肌肉的休药期计算为14.71d,肝脏的休药期计算为18.27d,肾脏的休药期计算为17.49d,脂肪的休药期计算为18.61d,背长肌的休药期计算为12.90d。依据靶动物羊体内的消除规律研究数据,结合伊维菌素在羊各组织中的休药期结果,建议该伊维菌素微乳注射液在羊体内的休药期为19天。
  本研究为伊维菌素微乳的新药评价和指导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