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广西玉米遗传多样性可持续利用障碍因素分析
【6h】

广西玉米遗传多样性可持续利用障碍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背景和研究的目的

1.1选题背景和目的

第二章研究现状分析

2.1关于参与式的研究

2.1.1关于“参与”的定义

2.1.2关于参与式方法的应用

2.1.3关于参与式研究的效果

2.2关于参与式植物育种的研究

2.3研究现状小结

第三章研究基础

3.1研究前提和假设

3.2研究筐架

3.3研究方法

3.3.1调查选点

3.3.2调查过程

3.3.3调查方法

第四章广西玉米遗传多样性可持续利用障碍因素分析研究

4.1调查及查阅资料发现

4.2广西地方品种资源多样性降低的原因调查

4.2.1机构调查结果

4.2.2社区农民调查结果

4.2.3机构调查结果和农民调查结果比较

4.2.4广西地方品种资源多样性降低的原因分析

4.2.5小结

4.3广西培育的杂交种种质遗传多样性降低的原因调查

4.3.1调查及查阅资料发现

4.3.2科研管理制度因素的影响

4.3.3科教体制因素的影响

4.3.4小结

第五章研究结论和建议

5.1研究结论

5.1.1乡村社区具备保存大量独特的植物及选择品种的技能和知识,并且是生物多样性的看护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

5.1.2影响广西玉米遗传多样性可持续利用障碍因素

5.2具体对策和建议

5.2.1修改和完善品种审定办法,简化手续,加快新品种推广速度

5.2.2加强地方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

5.2.3加强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和创新利用

5.2.4采取全新的参与式农业研究方法,必须转变思想观念

5.2.5重视当地品种的原位保存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玉米遗传多样性与农民参与研究》项目简介

2、2004年乡(镇)玉米生产情况调查问卷(机构问卷)

3、2004年玉米种植户情况调查问卷(农户问卷)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遗传多样性是植物育种的基础,但“遗传侵蚀”现象十分严重。以长期技术供给为主要任务而形成的自上而下的农业研究和推广与需求相脱节,它在新的农村经济社会条件下已不适应。本文通过对广西玉米育种机构研究人员、科研管理人员及县、乡(镇)、村有关指导农业生产的管理干部和技术员进行访谈,对玉米种植的社区农户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广西玉米遗传多样性降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和对策,同时通过《玉米遗传多样性与农民参与研究》项目在广西实施为例,进行调查和分析,以促进新的研究理念的形成。 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1)地方品种资源丰产性差及杂交优势的利用和推广造成农业生产越来越依赖于少量品种,这一状况和日益产业化的农业是造成广西地方品种资源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 (2)影响研究人员研究方式选择的内在因素是农业研究体制因素,包括:科研管理体制因素;职称评定制度因素;科教体制因素。这些因素间接地影响广西培育的玉米杂交品种种质遗传多样性。 (3)“自上而下”的农业研究体系农民仅仅被看成研究的接受者而非参与者,这样的研究体系,以实验室/试验站研究为主体的研究方式不能有效满足农民的现实需要,这必然形成技术研究与技术应用的断层、技术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 在以上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