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食品安全问题中的消费者行为研究——以北京市城镇居民肉类食品消费为例
【6h】

食品安全问题中的消费者行为研究——以北京市城镇居民肉类食品消费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第一章导论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界定

1.3国内外食品安全研究综述

1.4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6本文的创新说明

第二章研究的理论基础

2.1食品安全的理论分析

2.2消费者行为研究框架与理论回顾

2.3食品安全理论与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联系

第三章中国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的特征表现

3.1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的总体趋势

3.2城镇居民肉类消费行为的特征表现

3.3本章小结

第四章北京市城镇居民食品安全认知分析

4.1数据来源及样本特征描述

4.2消费者对肉类风险的感知

4.3肉类食品风险认知情况

4.4消费者对肉类食品生产标准的认知

4.5消费者对肉类食品质量信号的认知

4.6主要的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北京市城镇居民食品安全信息搜寻行为分析

5.1消费者信息搜寻行为总体性描述

5.2消费者外部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5.3小结

第六章北京市城镇居民肉类食品安全态度及选择行为分析

6.1消费者对添加剂的态度

6.2消费者支付意愿分析

6.3消费者对肉类食品检测的态度

6.4消费者肉类食品购买场所选择

6.5消费者购后行为选择

6.6本章的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食品消费安全的制度保证

7.1发达国家食品消费安全监管制度现状及经验启示

7.2中国食品消费安全制度的发展现状

7.3我国食品消费安全制度存在的问题

7.4中外食品安全教育比较

7.5经验启示

第八章安全肉类食品产业链纵向协作关系分析

8.1问题的提出及分析的思路

8.2安全肉类食品供给的博弈分析

8.3纵向协作关系分析的理论框架

8.4安全肉类食品产业链纵向协作关系分析

8.5本章结论及讨论

第九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9.1研究结论

9.2政策建议

9.3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 录

致 谢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备受各界关注。消费者是食品安全的市场主体,食品安全问题所产生的健康损害、经济损失及社会不安等问题都会对消费者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出于对消费者安全消费的考虑,本文以食品安全中的消费者行为为研究视角,提出改善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及消费者行为引导的政策建议。 本文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对食晶“柠檬市场”的形成机制及影响食品安全的风险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从理论上探讨对食品安全中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必要性,并以消费者行为理论和分析框架为基础,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消费者在食品安全中的认知行为、信息搜寻行为、态度利选择行为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消费者行为为分析视角对我国食品产业链模式对安全食品供给的有效性和我国食品消费安全的制度保证进行剖析,得出的基本结论如下: 消费者对肉类食品的质量安全状况比较担忧,兽药残留、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不合理使用,以及病畜肉问题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消费者对食品标签、价格的信任度不高,而是更多地依据颜色、气味等易于直接识别的质量信号来判断肉类食品质量。目前,肉类食品的质量安全状况与消费者的预期不一致,政府应进一步改善食品安全管理能力。消费者对安全肉类食品表现出较高的支付意愿,但愿意承受的价格涨幅有限。消费者在食品消费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不强,其根本的原因则在于消费者保护制度存在的缺陷。电视、报刊杂志是消费者获取食品安全信息的主要渠道。以政府为主体发布的食品安全信息是消费者最为信任的信息途径。消费者对食品品牌、销售商信誉的重视可以促进其搜寻食品安全信息,购买经验丰富的消费者并非盲目地利用自有知识和经验对食品质量进行判断,而是更多的利用外部信息进行理性的消费。食品产业链的纵向协作是保证肉类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产业组织模式,混合纵向一体化是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最为有效的产业链纵向协作模式。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存在部门间职责不清、政出多门、相互矛盾、管理重叠和管理缺位的问题,导致了消费者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的不信任。 本文的政策建议主要有:促进食品安全教育体系的全面完善,正确引导生产者及消费者行为;出台扶持优惠政策,鼓励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发展:鼓励肉类食品零售业态向超市、品牌专营店方向发展:积极构建有利于保障安全食品生产管理的产业链模式,着力推进广大农户与安全食品产业链的接轨。 本文的研究特色在于从理论上分析了食品安全理论与消费者行为理论之间的必然联系,并以消费者行为为研究视角对食品安全展开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研究内容的新颖性:(1)本文从整体水平利肉类食品不同风险因素两个层面全面分析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知,为食品生产者及政策制定者提供启示性的参考。(2)从食晶安全监管制度利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上的局限性角度对消费者食品安全信息搜寻行为、食品检测态度、消费索证习惯以及对劣质食品态度等消费者行为规律形成的内在机理进行探讨,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完善提供实证依据。(3)通过对肉类食品产业链纵向关系的分析,探讨产业链纵向协作关系中保证肉类食品安全供给的有效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