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牦牛放牧强度对高寒草原植被群落及土壤养分影响的研究
【6h】

牦牛放牧强度对高寒草原植被群落及土壤养分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前言

2.文献回顾

3.材料与方法

4.结果与分析

5.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研究地区部分植物种类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独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以天祝高寒草原白牦牛放牧地为研究对象,对放牧强度依次增强的南泥沟、岱乾、乌鞘岭三个试验区的不同季节牧场进行草地植被群落、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分析了地上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等群落特征及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对放牧地草原健康状况有了初步的判断依据。结果表明: 1.地上生物量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强,南泥沟、岱乾、乌鞘岭的夏季牧场地上生物量依次减少,分别为3783.3kg/hm2,2317.6kg/hm2,1588.2kg/hm2差异极显著(P<0.01=;但冬季牧场南泥沟与岱乾差异不显著(P>0.05),为4418.7kg/hm2,4173.6kg/hm2。夏季牧场的地上生物量与放牧强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1097.6x+4758.1(R2=0.964),表明该地区放牧强度超过适牧阶段,达到重度放牧。 2.地下生物量放牧干扰明显的影响了植被地上、地下生物量,放牧强度的增强导致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共同下降。地下生物量的改变最主要体现在0~10cm,结果表明,试验地0~10cm层地下生物量占0~30cm总量的85.63﹪~87.58﹪。而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夏季牧场y=18.928x-3153.8(R2=0.996);冬季牧场y=17.402x-3684.9(R2=0.981)。 3.物种多样性在不同的放牧强度下,夏季牧场物种多样性指数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减小,南泥沟>岱乾>乌鞘岭(分别为2.03、1.68、1.44),三地差异性显著(P<0.05);冬季牧场岱乾的多样性指数高于南泥沟(分别为1.74、1.63),丰富度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趋势相似。在夏季牧场中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放牧强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y=-0.295x+2.306,R2=0.988);而在冬季牧场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放牧强度相关性不显著(P>0.05)。多样性指数与丰富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夏季牧场回归方程为:y=0.6733x+0.5407(R2=0.946);冬季牧场为:y=0.4161x+0.9001(R2=0.905)。 4.优势植物种夏季牧场以比较耐践踏、再生能力强的如线叶嵩草(Kobresiacapillifolia)、藏嵩草(Kobresiatibetica)、矮嵩草(Kobresiahumilis)、珠芽蓼(Polygonumviviparum)等为优势植物,伴生植物有美丽风毛菊(Saussureasuperba)、火绒草(Leontopodiumleontopodioides)、早熟禾(Poaannue)、甘肃马先蒿(Pedicularkansuensis)等;冬季牧场在牧民家围栏中受到放牧干扰小,嵩草类的优势度降低,而一些家畜喜食,但又不耐放牧践踏的植物,如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anseina)、羊茅(Festucaovina)、垂穗披碱草(Clinelymusnutans)、草地早熟禾(Poapratensis)等物种优势度升高,龙胆(Genttianaspp)、乳白香青(Anaphalislacteu)、甘肃棘豆(Oxytropiskansuensis)、兰石草(Lanceatibetica)、扁蓿豆(Trigonellaruthenica)等伴生种数量增多,另外如黄花棘豆(Oxytropisochrocephala)、毛茛(Ranunculusspp)、乳浆大戟(Euphorbiaesula)、狼毒(Stellerachamaejasme)、醉马草(Achnatheruminebrians)等有毒性、繁殖能力强的植物也大量侵入,并快速生长,这也是草地开始退化的直接表现。 5.土壤养分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强,土壤含水量降低,乌鞘岭与岱乾、南泥沟差异显著(P<0.05);容重与放牧强度呈正相关关系。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都为南泥沟>岱乾>乌鞘岭,夏季牧场南泥沟与岱乾、乌鞘岭两地差异显著,冬季牧场乌鞘岭与南泥沟、岱乾差异显著(P<0.05);0~10cm土层全氮含量在0.428﹪~0.559﹪之间,有机质在10.29﹪~16.04﹪;速效氮、全磷、速效钾的含量随放牧强度增强而降低,但变化不显著,而速效磷的含量随放牧强度增强略有升高;含盐量随放牧强度增强变化较明显,乌鞘岭与南泥沟差异显著(P<0.05),分别为1.5g/kg和2.05g/kg;PH值变化随放牧强度变化较弱,可以说受放牧干扰很小,各地的PH值在6.17~7.75之间。各地区的土壤养分变化程度随着土壤深度加深而减弱。由于冬季牧场在夏季休牧,其土壤养分数值较为稳定;牧道和圈滩地的变化较大,与其受到过重的放牧干扰有一定的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