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勤荒漠草地植物群落及其优势种群结构与动态研究
【6h】

民勤荒漠草地植物群落及其优势种群结构与动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引言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3国内外荒漠草地的研究现状

1.3.1荒漠草地的植被退化特征研究

1.3.2荒漠草地植物群落的环境特征研究

1.3.3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理论与实践研究

1.4国内外荒漠草地研究的发展趋势

2、研究区概况

2.1研究区基本情况

2.2地质、地貌

2.2.1地质

2.2.2地貌

2.3气候

2.4土壤

2.5水文

2.5.1地表水

2.5.2地下水

2.6植被

2.6.1人工植被

2.6.2自然植被

2.7社会经济状况

3、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1研究内容

3.2研究的技术路线

3.3研究步骤和方法

3.3.1研究步骤

3.3.2研究方法

3.4样品分析

3.4.1土壤含水率的测定

3.4.2生物量的测定

3.4.3土壤样品、植物样品和水样的分析

3.5数据处理

3.5.1荒漠草地和植物群落面积

3.5.2群落物种数量组成

3.5.3群落中的优势种群

3.5.4物种多样性指数

3.5.5生活型

3.5.6优势种群动态

4、民勤荒漠草地和主要植物群落类型分布特征研究

4.1民勤荒漠草地主要草地类型

4.1.1砾质荒漠草地

4.1.2沙质荒漠草地

4.1 3盐渍化荒漠草地

4.2民勤荒漠草地主要植物群落类型及其分布

4.3 小结

5、民勤荒漠草地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5.1群落组成及数量特征

5.2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及其分布格局

5.2.1群落中的优势种群

5.2.2优势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5.3群落多样性研究

5.4群落外貌特征

5.4.1膜果麻黄群落外貌特征

5.4.2绵刺群落外貌特征

5.4.3红砂群落外貌特征

5.4.4猫头刺群落外貌特征

5.4.5盐爪爪群落外貌特征

5.4.6柠条群落外貌特征

5.4.7芦苇群落外貌特征

5.4.8木霸王群落外貌特征

5.4.9白刺群落外貌特征

5.5 小结

6、民勤荒漠草地植物群落优势种群动态研究

6.1膜果麻黄群落优势种的种群动态

6.2盐爪爪群落优势种的种群动态

6.3柠条群落优势种的种群动态

6.4猫头刺群落优势种的种群动态

6.5木霸王群落优势种的种群动态

6.6白刺群落优势种的种群动态

6.7绵刺群落优势种的种群动态

6.8红砂群落优势种的种群动态

6.9小结

7、结论和建议

7.1结论

7.2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本研究所涉及到的主要植物名录(中文名-拉丁名对照)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展开▼

摘要

民勤荒漠草地作为我国蒙新高原草原区的一部分,地处石羊河下游的干旱荒漠区,是长期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在特定环境下自然演替的结果。对维持区域生态环境稳定、抵御风沙危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当地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该区域植被动态变化和植物群落特征,对当地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民勤荒漠草地主要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结合“GIS”技术对民勤荒漠草地类型及其主要植物群落类型、分布特征、面积、生境条件和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 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民勤荒漠草地类型及其植物群落类型与分布;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包括群落的物种数量组成、外貌特征、多样性、优势种群及分布格局等);通过绘制优势种的年龄结构图和静态生命曲线,分析植物群落优势种群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研究结果如下: (1)根据任继周院士的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民勤荒漠草地归类为ⅣA4-微温极干类(温带荒漠草原)。以土壤类型和地形特征为指标,可将民勤荒漠草地划分成3个亚类,即砾质荒漠草地、沙质荒漠草地和盐渍化荒漠草地。 (2)砾质荒漠草地分布在民勤北部的剥蚀低山及其周围地区,盐渍化荒漠草地主要分布在民勤盆地最低处的西大河、东大河两岸及河流尾闾的古湖盆地带,沙质荒漠草地呈条块状分布在绿洲和砾质荒漠草地之间。民勤荒漠草地的总体特征是:植被稀疏、种类少、质量差、产量低,总面积为934639.80hm2,其中以砾质荒漠草地和沙质荒漠草地为主,分别占民勤荒漠草地总面积的39.44%和37.66%。 (3)民勤荒漠草地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群落是白刺群落、红砂群落、盐爪爪群落、芦苇群落、柽柳群落、猫头刺群落、木霸王群落、柠条锦鸡儿群落、膜果麻黄群落、绵刺群落等。面积最大的群落是白刺群落,面积约为310290.20hm2,占民勤荒漠草地的33.20%1面积最小的群落是绵刺群落,面积约为8736.00 hnl2,占民勤荒漠草地的0.93%。 (4)民勤荒漠草地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是:物种数相对少,样方调查显示:植物种最多的是猫头刺群落,只有17种,最少的是芦苇群落只有5种,民勤荒漠草地总的植物种有41种。各群落中植物种的个体数量也很少,有16.67~66.67%植物种在样方中平均出现的次数少于1次。群落中除芦苇群落以外,其它各群落以矮化的灌木、半灌木为主;从植株数量上分析,膜果麻黄群落、绵刺群落、盐爪爪群落和猫头刺群落的灌木、半灌木均在90%以上;而红砂群落、柠条群落和木霸王群落虽然灌木层在数量上不占主导优势,但草本层大多数是较小的一年生草本。 (5)民勤荒漠草地植物群落中,除猫头刺群落和木霸王群落外,其它群落的优势种群的重要值均非常突出;膜果麻黄群落中膜果麻黄重要值比亚优势种群泡泡刺高出159.78;绵刺群落中绵刺种群的重要值为204.35,比亚优势种群泡泡刺高出160;红砂群落中红砂种群的重要值比亚优势种苏枸杞高出134.5;盐爪爪群落中盐爪爪种群的重要值比亚优势种泡泡刺高出179.84;柠条群落中柠条种群的重要值比亚优势种唐古特白刺、泡泡刺和猫头刺的重要值分别高出92.12、121.37和112.98;白刺群落和芦苇群落中也是白刺种群和芦苇种群的重要值占了较大比例。 (6)民勤荒漠草地各植物群落的优势种群分布格局均为集群分布,这种分布格局与种群的繁殖策略、种群生物学特性以及严酷的生境条件有关。膜果麻黄、白刺、芦苇和绵刺主要以无性繁殖为主,形成以母株为中心的集群分布格局;盐爪爪、红砂、猫头刺、柠条和木霸王主要是以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选择适宜的着生点进行繁殖,是由于生境条件不均匀所引起的集群分布。 (7)民勤荒漠草地各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都较低。本研究选择的9种植物群落多样性从大到小的排序为:猫头刺群落>绵刺群落>芦苇群落>木霸王群落>红砂群落>柠条群落>膜果麻黄群落>白刺群落>盐爪爪群落。 (8)从植物群落的外貌特征来看,民勤荒漠草地各植物群落的层片结构是由简单的灌木层和草本层组成,且植物个体矮,冠幅小,生物量低,平均高度在0.60m以下,冠幅在1.00m2以下;生物量除了白刺、泡泡刺和柠条外,大多数植物的单株生物量鲜重都在1000g/株以下。 (9)从植物群落中优势种种群年龄结构分析,膜果麻黄、盐爪爪、柠条、甘蒙锦鸡儿和猫头刺种群在整体上表现为增长型;霸王和白刺种群表现为稳定型;泡泡刺、红砂和绵刺种群整体上呈现衰败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