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勤棉花膜下滴灌水分动态变化及滴灌增产模式研究
【6h】

民勤棉花膜下滴灌水分动态变化及滴灌增产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水资源概况

1.1.1我国水资源状况

1.1.2甘肃河西内陆石羊河灌区水资源现状

1.1.2甘肃民勤绿洲水资源现状

1.2膜下滴灌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1.2.1滴灌技术的优点

1.2.2膜下滴灌技术的优越性

1.2.3膜下滴灌技术国内外现状

1.3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民勤地区农业生产现状

1.3.2民勤地区棉花生产所面临的问题

1.3.4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民勤地区棉花膜下滴灌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研究及参标模式的建立

2.1 2008年棉花生育期民勤地区大气状况对酒棉八号生长的影响

2.1.1 2008年民勤地区大气概况

2.1.2降水对棉花正常生长的影响

2.2棉花膜下滴灌制度的设计

2.3膜下滴灌设施的铺设

2.4试验区棉田基本状况

2.5试验田膜下滴灌棉花全生育期土壤体积含水量(VWC)动态测定

2.5.1底水漫灌期间土壤VWC的动态变化

2.5.2棉花膜下滴灌期间土壤VWC的动态变化

2.6民勤棉花膜下滴灌参考标准模式的建立

2.6.1不同滴灌量不同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变化

2.6.2不同测定时期内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变化

2.6.3不同时间、不同滴灌量下滴灌间隔时间的确定

2.6.4民勤棉花膜下滴灌参考标准模式的确立

2.7结论

第三章民勤地区膜下滴灌酒棉八号增产模式研究

3.1试验材料

3.2试验区概况

3.2.1试验区域地理特征

3.2.1试验区域气候特征

3.3试验田的设计及播种

3.3.1试验田设计

3.3.2酒棉八号的播种

3.4民勤地区酒棉八号栽培模式的建立

3.4.1酒棉八号最适播种量的确定

3.4.2酒棉八号棉田蚜虫的防治

3.4.3棉花生长发育的化学控制

3.4.4棉花霜前促进吐絮措施

3.5民勤地区膜下滴灌酒棉八号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3.5.1 2008年棉花生育期民勤地区天气状况

3.5.2酒棉八号产量统计

3.5.3酒棉八号生产性能分析

3.6 2008年酒棉八号膜下滴灌综合效益分析

3.6.1经济效益分析

3.6.2生态效益分析

3.7结论

第四章结论与展望

4.1结论

4.1.1民勤地区酒棉八号膜下滴灌水分动态变化及参标模式

4.1.2民勤地区酒棉八号增产模式研究

4.2展望

4.3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附表

展开▼

摘要

民勤地区是典型的温带大陆荒漠性气候。年均降雨量仅为110mm左右,年蒸发量却达到2644mm,是年降水量的24倍以上,降雨多为5mm以下的无效降雨,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意义不大。干旱缺水是民勤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因素,也是限制民勤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所以膜下节水灌溉技术是今后该县农业可持续发展主要措施之一。本研究以棉花酒棉八号膜下滴灌节水灌溉为研究内容,确定适合民勤地区(农田土壤以沙壤土为主)的膜下滴灌参标模式、栽培模式和种植模式,为该品种和膜下滴灌节水技术在民勤地区的大面积推广,有效节约农业用水,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研究结果如下: (1)酒棉八号在全生育期,各滴灌处理小区土层土壤VWC(土壤体积含水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苗期和现蕾期0cm~60cm和80cm~100cm两个土层VWC分别下降11.2%和2.7%、开花期分别下降5.4%和3.4%、铃期则分别下降13.7%和5%、吐絮期为3.1%和2.5%。0cm~60cm的土层VWC下降较之于80cm~100cm为显著。表明0cm~60cm土层土壤VWC的变化对棉花生长发育有着重要影响。 (2)通过不同滴灌量不同土层土壤VWC的变化、不同测定时期内土壤VWC的变化和不同时间、不同滴灌量下滴灌间隔时间确定的分析,并综合考虑滴灌量对棉花株高、产量等生产因素的影响,形成“民勤棉花膜下滴灌参标模式”。同时根据不同种植方式,提出两套参标模式:第一套在能够保证安根水的情况下,全生育期240m3/666.67㎡(不含有效降雨),滴灌8次,播种出苗和苗期不灌水,现蕾期1次,花蕾期1次,花铃期5次,进入吐絮期1次。第一次滴灌在现蕾期的6月20日,最后一次在8月30日;第二套在不灌安根水的情况下,全生育期290m3/666.67㎡(不含有效降雨),滴灌10次,其中播种后、出苗后和苗期各滴灌1次,现蕾期不灌,花蕾初期1次,花铃期5次,进入吐絮期1次。第一次滴灌在棉花播种后进行,以满足种子萌发时对水分的需求,最后一次仍为8月30日。 (3)酒棉八号在民勤地区应于四月中旬进行播种,播种量控制在6~7kg/666.67㎡;全生育期分别于现蕾初期、花铃初期、打顶前后分别用1~2g、3~4g、5g,98%缩节胺(甲哌嗡含量)粉剂进行化控;7月中下旬棉田蚜虫高发期,用10克50%高渗抗蚜威可湿性粉剂(WP),局部叶面正反喷施进行防治;在第一套滴灌参标模式下每亩头水滴灌量(开花期前后)应控制在30m3/666.67㎡,在蒸发量大的7月和8月滴灌水量分别为110 m3/666.67㎡、80m3/666.67㎡,9月初进行最后一次滴灌约30 m3/666.67㎡。在以上栽培模式和全生育期滴灌量240m3/666.67㎡、保苗20000株/666.67㎡的种植模式下,产量达到峰值328.4kg/666.67㎡,较之于当地常用的膜下漫灌管理模式节水46.7%的同时,增产33.8%。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