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黄姑鱼规模化人工育苗及养殖技术研究
【6h】

黄姑鱼规模化人工育苗及养殖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黄姑鱼的生物学特性

1.1.1 黄姑鱼的分类地位

1.1.2 黄姑鱼的形态特征

1.1.3 黄姑鱼的生态习性

1.2 黄姑鱼的人工育苗与养殖(研究)概况

1.2.1 黄姑鱼人工育苗技术研究与育苗生产现状

1.2.2 养殖技术概况与生产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第2章 黄姑鱼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2.1 盐度、温度和pH值对黄姑鱼受精卵孵化的影响

2.1.1 材料和方法

2.1.2结果

2.1.3 讨论

2.2 不同养殖水体对黄姑鱼鱼苗生长的影响

2.2.1 材料和方法

2.2.2 试验结果

2.2.3 讨论

2.3 黄姑鱼规模化人工育苗生产

2.3.1 材料和方法

2.3.2 结果

2.3.3 讨论

2.4 黄姑鱼幼鱼的抗逆性实验

2.4.1 实验材料

2.4.2 实验仪器及试剂

2.4.3实验方法

2.4.5 结果

2.4.6 讨论

第3章 黄姑鱼养殖技术研究

3.1 不同规格的网箱对黄姑鱼生长的影响

3.1.1 材料和方法

3.1.2 结果

3.1.3 讨论

3.2 黄姑鱼海水网箱养殖技术研究

3.2.1 材料和方法

3.2.2 结果

3.2.3 讨论

3.3黄姑鱼室内工厂化养殖(流水式)技术研究

3.3.1 材料和方法

3.3.2 结果

3.3.3 讨论

第4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4.1 研究结论

4.2 创新点

4.3 展望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以黄姑鱼Nibea albiflora(Richardson)为对象,对其人工规模化育苗和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并进行了规模化人工育苗及养殖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
  1.黄姑鱼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为了解在宁德市进行黄姑鱼人工育苗的适宜条件,提高规模化人工育苗的效果,研究了温度、海水盐度、pH值对黄姑鱼受精卵孵化的影响,以及育苗水体大小对于育苗效果的影响;并用室内水泥池进行了规模化人工育苗生产,获得单批大规格鱼苗(平均全长50.0 mm)出苗量达到234.7万尾的良好结果。具体结果如下。
  1)温度、盐度和pH值对黄姑鱼受精卵孵化的影响
  将黄姑鱼受精卵分别放在不同的温度(16~31℃,每组间隔3℃,单因子试验,下同)、盐度(17.16、21.08、24.99、28.91和32.82)和pH值(6.0、7.0、8.0和9.0)海水中进行孵化,结果显示:黄姑鱼受精卵在试验温度、盐度和 pH范围内都能孵化,但孵化温度以19~25℃为宜,22℃的孵化率最高;受精卵孵化的适宜盐度为21.08~28.91;适宜pH值为7~8。过高或过低的温度、盐度和 pH值会明显降低黄姑鱼受精卵的孵化率,并增加初孵仔鱼的畸形率。
  2)育苗水体大小对黄姑鱼人工育苗效果的影响
  分别在水体容纳量为10 m3、30 m3和60 m3的三种不同规格水泥池中按照同样密度布放黄姑鱼受精卵(60 g/m3水体),采用同样方法进行育苗管理,结果显示:水体越大,受精卵孵化率越高(平均分别为83.4%、84.7%和85.5%),但3组之间差异没有达到统计学上显著水平(P>0.05);鱼苗的生长速度与成活率也随着育苗水体加大而提高(鱼苗平均全长分别4.5±0.4cm、4.9±0.3cm和5.2±0.2cm,平均体重分别为0.72±0.06g、0.94±0.05g和1.11±0.09g;成活率分别为11.8±0.30%、13.8±0.35%和15.2±0.70%),相邻两组之间的差异均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P<0.05)。表明用较大的育苗水体进行黄姑鱼的规模化育苗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3)黄姑鱼规模化人工育苗试验
  于2015年4月从宁德市三都镇青山渔排挑选2龄黄姑鱼成鱼300尾作为亲鱼,2015年5月初经人工催产获得15.99kg受精卵,在水温24.5~26.8℃,盐度24.5~26.3,pH8.0左右,溶解氧5.5~7.5 mg/L的条件下,历时50天共培育出平均全长为5.0 cm的幼鱼234.7万尾,育苗成活率为14.4%。这是国内外首次黄姑鱼单批育苗量超过100万尾的报道,该批鱼苗解决了宁德市蕉城区诸多黄姑鱼养殖业者对于鱼苗的需求,促进了宁德市黄姑鱼养殖业的发展。
  4)黄姑鱼鱼苗的抗逆性实验
  为了解人工培育的黄姑鱼苗抗主要环境因子变化胁迫的能力,以便为鱼苗运输、下海放养以及鱼苗质量评价等提供参考,进行了抗温度、盐度、pH胁迫和耐干燥能力试验。在水温24.5~26.8℃,盐度24.5~26.3,pH8.0左右的环境条件下培育出的全长3.5~4.2cm的黄姑鱼鱼,直接放入到水温6~32℃、盐度5~35、pH5.0~9.4的海水中,都能够正常存活,5小时内没有发生死亡。超出上述范围则黄姑鱼苗在短时间内就发生死亡。将上述规格的黄姑鱼苗用抄网从池中捞出置于空气中(空气湿度68%,气温24.7℃),鱼苗在离水3.5 min后开始出现死亡,而在3.5min内重新放回海水中则鱼苗能够正常存活。
  2.黄姑鱼养殖技术研究
  研究了网箱大小对黄姑鱼生长的影响,并进行了海水规模化网箱养殖和室内工厂化(流水式)养殖试验。结果显示:(1)在同样养殖密度条件下,在长×宽×深=8m×8m×5m网箱中养殖的黄姑鱼生长速度快于在4m×8m×4m网箱中养殖的黄姑鱼,养殖时间越长两者间的生长差异越明显,而且成活率也较高;平均体重6.85g的幼鱼经过5个月的养殖,在4m×8m×4m网箱中养殖的黄姑鱼均重达到168.57g、增长了23.61倍,日均增重为1.057g,成活率为85.0%,而在8m×8m×5m网箱中养殖的黄姑鱼均重达到193.76g,增长了27.25倍,日均增重为1.222g,成活率为86.4%。(2)平均全长5.0 cm、体重1.02g的黄姑鱼苗在10口4m×8m×4m的网箱中,经过16个月按照改进的养殖管理方法进行养殖,平均体重达到437.28g,成活率达到59.29%,;周边养殖户按照常规养殖方法养殖,成活率只有45%左右,个体均重仅为300~350g。(3)平均全长5.3cm、平均体重1.25g的黄姑鱼苗经过6个月的室内工厂化(流水式)养殖,平均体重为163.45 g,平均体长20.0 cm,养殖成活率高达88.7%。

著录项

  • 作者

    陈庆凯;

  • 作者单位

    集美大学;

  • 授予单位 集美大学;
  • 学科 渔业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志勇,马平;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黄姑鱼;
  • 关键词

    黄姑鱼; 人工育苗; 规模化养殖;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