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年龄段围绝经期妇女证素特点及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关系研究
【6h】

不同年龄段围绝经期妇女证素特点及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研究背景

1 中医学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认识

1.1 古代文献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论述

1.2 围绝经期综合征辨证分型

2 西医学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认识

2.1 概念

2.2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病例选择标准

2.1 围绝经期综合征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中止和退出临床实验标准

3 信息采集及质量控制

3.1 信息采集

3.2 质量控制

4 数据处理

4.1 建立数据库

4.2 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

1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易患因素

1.1 对照组与研究组女性的年龄段分布情况

1.2 对照组与研究组女性的婚龄、初潮龄及孕产分布情况

1.3 对照组与研究组女性的性格特点分布情况

1.4 对照组与研究组女性的家庭情况分布情况

1.5 对照组与研究组女性的病史分布情况

1.6 对照组与研究组女性的文化程度分布情况

2 不同年龄段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中医证素分析

2.1 对照组与研究组女性的生理病理特点

2.2 不同年龄段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的中医证素分布情况

3 围绝经期综合征易患因素与中医病理因素的关系

3.1 孕次对病位证素的影响

3.2 性格特点对病性证素的影响

3.3 家庭情况对病性病位证素的影响

3.4 妇科病史对病位证素的影响

3.5 文化程度对病性证素的影响

讨论

1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易患因素

2 不同年龄段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中医证素特点

2.1 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的生理病理特点

2.2 不同年龄段围绝经期综合征生理病理特点

3 围绝经期综合征易患因素与中医病理因素的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文献综述 “围绝经期’’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西医古今认识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围绝经期是妇女从壮年向老年过度必经的特殊生理时期,由于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精神压力的增加,现代女性进入围绝经期的年龄较以往有提前的趋势,且由此产生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对女性的生活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目前研究表明,约有90%的妇女在45~55岁的这个年龄段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也有一些女性虽然没有达到围绝经期的诊断标准,但是已经出现了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因此我们根据内经的描述,对围绝经期妇女以及围绝经期前的妇女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明确到围绝经期妇女生理病理的特点,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据。
  目的:
  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根据中医“五七”、“六七”、“七七”的理论对不同年龄段女性进行划分,评估不同年龄段女性的中医病理特点,分析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易患因素,为临床中医药防治围绝经期综合征提供参考。
  方法:
  本研究遵循临床流行病学的调研原则,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设计三个统一的临床调研表,分别是一般情况调查表、改良KI表及四诊信息采集表。随机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8月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及社区医院的35~55岁的妇女450例,其中,35~41岁、42~48岁以及49~55岁各150例。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中医师对这450例调查对象进行一般情况、四诊信息的采集,同时由450例调查对象对出现围绝经期症状进行自我评价。调查资料经整理归类、核实无误后,采用单人输入的方法对调查资料进行录入并校对,建立数据库,再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所录入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朱文锋教授的《证素辨证学》,根据证素辨证原理确定病位证素和病性证素。
  结果:
  本次调查一共收集到450份调查问卷,排除错漏、矛盾以及缺损的调查问卷30份,有效问卷420份,有效应答率为93.33%。其中,35~41岁年龄段女性141例,42~48岁年龄段女性140例,49~55岁年龄段女性139例。
  1、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易患因素
  本次研究发现,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与被调查者年龄、孕次、性格特点、家庭情况、是否有妇科病史、文化程度及饮食口味等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怀孕次数越多、性格内向、家庭情况越差、有妇科炎症病史、受教育程度越高以及有饮食口味偏好的女性,越容易患围绝经期综合征。
  2、不同年龄段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中医证素分析
  本研究认为,围绝经期女性的病性特点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主要以阴虚、气虚、血虚为主,阴虚最为明显。标实主要以气滞、湿、血瘀、热为主,气滞最为明显。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形成与发展和肝、脾、肾有密切相关。
  3、围绝经期综合征易患因素与中医病理因素的关系
  怀孕次数越多、性格内向、家庭和睦情况越差、有妇科病史、文化程度高、饮食口味有所偏好等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有关,且直接影响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病理因素。
  结论:
  1、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与被调查者年龄、孕次、性格特点、家庭情况、是否有妇科病史及文化程度等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2、围绝经期女性的病性特点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肝郁”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病理变化的重要环节。无论是病位证素积分还是病性证素积分,均是在49-55岁年龄段为最高。
  3、怀孕次数、性格、家庭情况、妇科病史、文化程度等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有关,且直接影响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病理因素。

著录项

  • 作者

    翁慧;

  • 作者单位

    福建中医药大学;

  • 授予单位 福建中医药大学;
  • 学科 中医诊断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灿东;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271.116.02;
  •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 中医病理; 证素特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