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体外冲击波与局部封闭疗法治疗跟腱炎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6h】

体外冲击波与局部封闭疗法治疗跟腱炎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2 治疗方案

3 评价标准

4 质量控制

5 统计学方法

6 研究技术路线图

1 一般资料比较

2 治疗效果评估

2.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

2.2 两组治疗前后VISA-A评分

2.3 试验组不同时间点评分

第三章 讨论

1 体外冲击波

1.1 体外冲击波的作用及机制

1.2 体外冲击波的特殊效应

2 局部封闭疗法

2.1 局部封闭疗法治疗作用

2.2 局部封闭疗法副作用

3 本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致谢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跟腱炎患者治疗前后的评分数据,观察比较体外冲击波疗法与局部封闭疗法治疗跟腱炎之间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体外冲击波治疗跟腱炎研究提供客观依据,从而为跟腱炎患者提供新型显效快、疗效好、痛苦少的代替方法。
  方法:选择就诊于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38例跟腱炎患者作为受试者,随机分为体外冲击波治疗组(试验组)、局部封闭疗法治疗组(对照组)。试验组接受瑞士Dolor Clast EMS体外冲击波治疗,能流密度0.16mJ/mm2,治疗压力2-3bar,冲击波次数2000次,手持压力低-中,冲击频率5-10hz,治疗时间10min;每周治疗1次,共3次。对照组接受醋酸曲安奈德联合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的痛点局部封闭注射疗法,每周治疗1次,共2次。体外冲击波组患者在第1次治疗(首次治疗)、第2次治疗、第3次治疗(疗程结束时)、疗程结束后6周均进行评估。局部封闭疗法组患者分别在首次治疗、疗程结束时、疗程结束后6周进行评估。评估方法主要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维多利亚学院足踝运动功能评估评分(VictorianInstitute of Sport Assessment Score-Achillea,VISA-A)。
  结果:本研究38例患者中,因部分患者未完成随访以及中断治疗予以剔除,最终纳入患者31例。
  (1)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和临床资料(病程、VAS评分、VISA-A评分)比较分析,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两组患者在治疗前VAS评分、VISA-A评分相近,在首次治疗、疗程结束时及疗程结束后6周不同时期的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VISA-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其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在首次治疗结束时,局部封闭疗法组VAS评分、VISA-A评分均优于体外冲击波治疗组,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时、疗程结束后6周,两组患者之间的VAS评分、VISA-A评分基本相近,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在第1次治疗、第2次治疗、第3次治疗,体外冲击波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VISA评分随着治疗时间变化而变化,后期治疗效果均优越于前期治疗效果,不同时间点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体外冲击波疗法与局部封闭疗法两组治疗方案治疗跟腱炎的临床疗效具有等效性,局部封闭疗法在短期内治疗跟腱炎显效速度较体外冲击波疗法快,但是体外冲击波疗法在远期疗效上具有累积效应,鉴于体外冲击波的安全性,体外冲击波疗法更值得临床推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