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经筋理论指导针刀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6h】

经筋理论指导针刀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临床资料

1 病例来源

2 病例分组

3 诊断标准

4 纳入标准

5 排除标准

6 脱落标准

7 脱落的处理原则

第二章 研究方法

1 研究分组

2 研究方法

3 注意事项

4 观察指标及评分标准

5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观测

6 统计方法

第三章 结果

1 一般资料分析

2 治疗前三组疼痛评分及功能评分的组间比较

3 三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比较

4 三组总体疗效比较

5 安全性分析及随访记录

第四章 讨论

1 经筋理论对肩周炎的认识

1.1 经筋理论对肩周炎病因病机的阐述

1.2 经筋理论在肩周炎治疗中的体现

2 针刀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

2.1 肩周炎的发病机理

2.2 针刀治疗肩周炎的机制

2.3 针刀治疗肩周炎的选点依据

3 经筋理论指导针刀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意义

3.1 指导针刀选点

3.2 指导针刀的临床应用

4 肩周炎的评分标准

5 研究结果分析

6 评价

7 安全性分析

8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8.1 存在不足

8.2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经筋理论指导肩周炎治疗的研究进展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刀在经筋理论指导下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探讨经筋理论在临床工作中对针刀的指导意义,并为肩周炎的针刀治疗提供新思路。
  方法:
  在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骨伤二科的肩周炎患者中,选取90例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但不符合排除标准的肩周炎病患,并按照随机顺序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和基础组,各30例。试验组基于经筋理论指导针刀治疗:取点:主穴:云门、肩髃、肩髎、肩贞、天宗次、臂膈次;配穴:外关、曲池、后溪。对照组:“C”形针刀整体松解术;取点:肩胛骨喙突点-肱骨小结节点-肱骨结节间沟点-肱骨大结节点。每周治疗1次,3周为1个疗程。两组术后均予相同手法整复,并指导术后康复功能锻炼,10次/组,3组/日。基础组施予手法整复配合功能锻炼:手法同上述两组,每周治疗1次,3周为1个疗程。功能锻炼同上述两组,10次/组,3组/日。分别于治疗前、疗程结束后1周,对三组的VAS评分、调整的Constant-Murley评分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三组间的总体疗效。疗程结束后3个月门诊随访,评估患肩活动恢复情况。上述相关数据运用SPSS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1、疗程结束后1周,总体疗效分析如下: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90.0%,基础组为83.3%,可见疗效上:试验组>对照组>基础组;三组疗效进行组间两两比较,P均小于0.0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基于经筋理论指导下针刀治疗肩周炎能获得更好的疗效。
  2、疗程结束后1周,在VAS评分、调整的Contant-Murley评分(包括各项目及总分)中,三组数据与治疗前比较,P均小于0.01,差异具有显著性,表明三种治疗方法均能明显改善肩周炎的临床症状。三组行组间比较,P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基于经筋理论指导下针刀治疗肩周炎能够更有效地减轻肩部疼痛,恢复肩关节正常活动度。
  3、3个月后随访,三组患者进行肩关节外展前屈活动比较,P均小于0.01,差异具有显著性;在肩关节后伸内旋活动恢复评价中,试验组、对照组分别与基础组比较,P均小于0.003,差异具有显著性;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基于经筋理论指导下针刀治疗肩周炎在远期疗效恢复评价中更有优势,提高病患愈后生活质量。
  结论:
  基于经筋理论指导下的针刀松解能有效改善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症状评分,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