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软交换系统的工程设计实现
【6h】

软交换系统的工程设计实现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图表清单

缩略词说明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发展及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标

1.4 组织结构及内容

第二章 软交换的网络架构

2.1 分层结构及主要网元

2.2 接口协议

第三章 软交换组网思路与应用

3.1 软交换主要网元的组网设置

3.1.1 软交换(SS)组网设置

3.1.2 中继网关(TG)组网设置

3.1.3 信令网关(SG)组网设置

3.2 应用软交换对传统PSTN网络的三类典型改造

3.2.1 传统PSTN网络的长途分流改造

3.2.2 传统PSTN网络基于端局的改造

3.2.3 传统PSTN网络基于汇接局的固网智能化改造

第四章 软交换网络工程设计的系统方法

4.1 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4.2 现有相关网络分析

4.2.1 长途交换网络现状

4.2.2 各本地网汇接局及关口局现状

4.2.3 区内固网软交换现状

4.3 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4.4 业务需求分析

4.4.1 分析思路

4.4.2 分析过程与方法

4.4.3 用户预测分析与总结

4.5 业务量预测分析

4.5.1 分析思路

4.5.2 分析过程与方法

4.5.3 其他需要考虑的软交换参数

4.5.4 分析结论

4.6 改造方案分析与结论

4.6.1 总体改造方案

4.6.2 业务层建设方案

4.6.3 控制层建设方案

4.6.4 传送层建设方案

4.6.5 接入层建设方案

4.6.6 需要考虑的其他问题

4.6.7 具体建设思路与结论

4.7 支撑系统及配套系统建设

4.7.1 信令网建设思路

4.7.2 配套建设

4.7.3 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

4.8 建设方案结论

第五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5.1 写作思路

5.2 总结

5.3 前景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从事的工程实践活动及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目前交换网络的建设处于从初期的程控交换到软交换的网络改造,再至进一步IMS等演进技术成熟应用的过程,即一边软交换改造,一边新技术试验组网的过渡阶段;而且国家“三网融合”的推进及电力通信、广电通信、企业内部业务网络等市场对于自身发展的需求,使得软交换网络的建设和改造需求依然存在。正是基于此背景,提出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软交换工程的设计方法,建立一套初步工程设计模式,探讨工程设计中的难点与重点问题,提供工程环节中具体可操作的设计方法,期望能给软交换工程技术或建设人员可参考的实践价值。
   论文的研究写作思路:本文以软交换专业为知识着眼点,以工程设计方法为研究对象,结合通信网络设计工程的现状以及工程实例,开展对软交换工程设计方法的研究。本文涉及通信软交换、工程建设、工程设计等理论知识,对软交换网络工程的现状和问题有一定的分析与探究,尽可能体现出较强的研究应用性和实用性。在论文写作中,进行了大量数据、图表、方案的分析与研究,总结了一些可实践的设计方法,而且对工程设计中业务需求预测的难点和建设方案的选择等重点问题也作了深入研究分析和总结。
   在论文第四章的“业务需求分析”中,通过收集大量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分别应用了趋势外推法、增长率法和普及率法等方法,对业务用户数据进行成组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增长率法和普及率法能方便、快速地预测出用户的发展趋势,但预测结果不够准确,误差较大,不过通过两种方法的加权平均可以减少其误差,增加其准确性。而趋势外推法最常用,其方法对历史数据的拟合程度也最高,但不能为了与历史数据的拟合,而忽视预测对象的变化趋势及客观条件。在预测时,应考虑突发情况下的历史数据的取舍以及进行人工调整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在论文第四章的“改造方案分析与结论”中,根据软交换控制与承载分层的结构,分别从业务层、控制层、传送层和接入层整体分析其技术建设方案,其中重点分析了控制层和接入层各类建设方案的优劣性,然后结合通信建设工程技术、经济、网络演进、网络质量与安全等细节方面的影响,分别选择合理可行的建设方案,达到经济节约、技术先进的建网目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