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问题、对策与相关分析
【6h】

中国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问题、对策与相关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和表索引

引言

第一章研究课题概述

第二章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第三章研究设计与实施

第四章研究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

展开▼

摘要

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已经成为一个日益增长的国际现象,也是高等教育机构推动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实现教育革新的战略选择。作为系统实施的大规模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实践项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运动和我国高等教育精品课程建设是两个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代表项目,在优质资源建设,消除资源获取的技术、文化、语言等障碍,激励应用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其项目设计、技术方案、组织管理、项目评估、成功的经验与面临的挑战等是值得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 论文的研究主题是中国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挑战和对策,并以北京市高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网上资源运行情况专题调研为实践课题,分析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资源开放共享项目的实践特色。论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案例研究等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精品课程网上资源运行情况(主要包括获取、应用、影响和更新四个方面)设计了AAIU调研模型,其中AAIU是获取(Access)、应用(Application)、影响(Impact)和更新(Updating)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通过为期7个月的调研实施,获取了北京市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向社会大众免费公开共享的课程资源运行情况的调研数据,了解了获取情况、应用情况、项目影响和更新情况的现状,并揭示项目深入发展面临的若干挑战,为改进项目的资源建设与更新、扩大应用范围与效益、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提供了反馈信息。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启动以来首次组织实施的省市级阶段性综合评估。项目在北京市教委立项、首都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所承担、由笔者在导师指导下具体设计并组织实施。调研的规划方案、研究工具、数据结论和相关建议对于推动我国高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深入发展具有实践价值和积极意义。 本论文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教育资源开放共享项目是一种教育创新,其特色在于开放共享和知识公益,实践了一种大规模、基于标准的、经济的、可复制的资源开放共享模式。项目基于网络、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发布优质、良构的学术资源,体现了大规模建设大规模共享的规模效益,有利于促进传统高等教育机构、远程教育机构的教育革新,推动传统高等教育和远程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2)我国高校精品课程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资源开放共享项目,由政府主导并组织管理,高校作为参与主体,共享大学“名师名课”的教学资源,推动信息技术在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中的综合应用,逐步实现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整合。项目利用了网络的传播优势,尚未发挥基于网络的教学交互优势。 (3)北京市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是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项目启动实施3年多来参与学校数量、发布课程数量、覆盖学科领域逐年增多,并逐渐为社会大众所了解和应用,推动高校以点带面进行整体课程规划与建设,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益和社会效益,体现了资源共享与课程建设综合实施的整合特色。目前存在的主要挑战是项目推广和应用,项目理念标示,改进平台技术方案,完善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等。 (4)开放教育资源的全面发展包括以下三方面:优质资源建设,消除资源在语言、文化、技术、获取诸方面的障碍,通过研究、评估、互助社区来激励资源的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