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魏晋南朝四中郎将考论
【6h】

魏晋南朝四中郎将考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文中表格

首都师范大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授权使用声明

绪论

第一章四中郎将的设置及确立

第一节中郎将的身份、职能及其发展变化

第二节四中郎将的设置及确立

第二章魏晋南朝四中郎将职权和地位的发展变化

第一节汉末曹魏时期四中郎将职权和地位考察

第二节西晋时期四中郎将职权和地位考察

第三节东晋时期四中郎将职权和地位考察

第四节南朝时期四中郎将职权和地位考察

第三章南朝时期四中郎将为皇族专任原因探讨

第四章魏晋南朝四中郎将开府考察

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随着秦汉中郎将制度的发展,东汉末年,四中郎将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魏晋南北朝时期,四中郎将经历了一个从稳固到兴盛再到鼎盛直至衰落的过程。这一时期,政治形势复杂多变,制度也紊乱多样。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四中郎将自曹魏起就一直被视为“显职”。在以后的发展中,四中郎将一直拥有重要的军事权力,而后更与地方行政权相结合,其名号也愈加显贵。当然,其间也不免有泛滥的倾向。考察魏晋南朝四中郎将的发展变化,我们可以了解:这一时期各个政权为稳固统治而作出的举措;各个时期的政治特点和军事、政治制度的演变;士族和皇族之间权力的斗争和消长等。这也是本文试图揭示的内容。 本文共分六个部分,包括引言,主题部分的四章和结语。其中引言部分介绍了当前学界对此问题研究的状况和研究的意义。第一章主要考证四中郎将的设置时间,从史料出发,通过对之前出现的几种观点的比较,本文认为,四中郎将在汉末建安年间(196-219)是齐备的。第二章主要考察魏晋南朝时期四中郎将职权和地位的发展变化。该章按时间分为汉末曹魏时期、西晋时期、东晋时期、南朝宋、齐、梁、陈时期四部分来论述。通过对各个时期四中郎将任职者身份与官职的考察,可以看出四中郎将的职权变化和对当时政治形势的反映。汉魏时期,四中郎将为士族担任,位低权重,曹魏时皇帝多授予亲信,领兵或持节都督地方。西晋武帝时,四中郎将开始与皇族紧密结合,皇族所占比例较大。惠帝以后,战乱频繁,随着军权从皇族流向士族,皇族任四中郎将者保持稳定,士族任者却突增,在总数上居多。此外,西晋中后期,四中郎将开始与地方行政权相结合。东晋时期,士族专兵为当时政治特征,四中郎将几乎全为士族把持。东晋中期,四中郎将兼刺史镇守军事重地成为固定制度,且其名号的政治功用也开始得到发挥。南朝时期,皇权复振,统治者为稳固政权,均加强皇族的权力。作为重要军权载体的四中郎将职位,此时又完全为皇族所占据,四中郎将的名号愈显尊贵。通过对其官品的考察发现,魏晋南朝时期,四中郎将只居四品。然而,其实际权力远大于与其秩级相近的其他军职。第三章主要探讨南朝时期四中郎将为皇族专任的原因。本文依北中郎将为例,通过考察北中郎将在东晋时期的具体职权,发现其多刺徐州,也就是东晋门阀和北府将刘裕都极为重视的徐州刺史一职,因为由此可以据有京口重镇。刘裕为控制京口,将徐州刺史一职交由子弟控制,由此成为刘宋朝廷的固定制度。这样,刺徐州的北中郎将一职即为皇族所把持。同样原因,其余方郎将也各镇重地,其职亦被皇族所占据。此制为南齐、梁所沿袭,直至陈代。由此可以认为,四中郎将在南朝为皇族专任,根本原因是四中郎将兼刺史出镇军事重地,直接原因是刘宋时皇权强化,朝廷可以从士族手中将此职位夺过来交由皇族控制。第四章考察四中郎将的开府问题。将军开府,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显著的政治特征。据台湾严耕望先生考证,东晋时期,军府系统得到定型。然而由于秩级较低,四中郎将于此时虽开府但政治影响较小。南朝时期,四中郎将军府不但有完备的组织系统,其僚佐秩级也较高,有时甚至高于府主。由于南朝多以幼王为方郎将出镇,军府僚佐常代其行事,由此架空府主,导致府主职权分离,同时也开启了四中郎将逐步从政治舞台消失的大门。结论总结全文,指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四中郎将一直是拥有实际权力的重要军职,考察其职权、地位以及任职者的变化,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各个时代的政治特点和军政权力在各个阶层的流动;分析其兴盛和消亡的原因,也可以看出军事、政治制度随当时社会形势的变化而改变的客观规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