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学生场认知方式对空间图形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研究
【6h】

中学生场认知方式对空间图形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研究综述、问题及意义

1.1认知方式的相关概念及研究

1.1.1概念的提出

1.1.2认知方式的相关研究

1.2有关空间认知能力的相关概念及研究

1.2.1空间认知能力等有关概念的提出

1.2.2有关空间认知能力的研究

1.3认知方式和空间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

1.4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实验研究假设和设计

2.1实验假设

2.2实验方法

2.2.1被试

2.2.2材料

2.2.3实验设计

2.2.4测试程序

2.2.5数据处理和分析

第三章实验结果分析

3.1场认知方式的发展特点及其性别差异

3.1.1场认知方式的发展特点

3.1.2场认知方式的性别差异

3.2年级、性别、数学成绩与空间图形认知能力的关系

3.2.1各因素主效应

3.2.2各因素交互作用

3.3不同场认知方式的学生空间图形认知能力各部分成绩的差异检验

3.4空间图形认知能力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3.5不同场认知方式学生空间图形认知能力的发展性

3.5.1各年级不同场认知方式被试的空间图形认知能力及各部分均值分析

3.5.2不同场认知方式学生心理折叠能力随年级增长变化趋势

3.5.3不同场认知方式学生心理展开能力随年级增长的变化趋势

3.5.4不同场认知方式学生心理旋转能力随年级增长的变化趋势

3.6不同数学成绩的学生空间图形认知能力随年级变化的趋势

第四章实验结果讨论

4.1不同场认知方式学生空间图形认知能力的差异

4.2场认知方式对空间图形认知能力影响的发展性

4.3场认知方式对空间图形认知能力影响的性别差异性

4.4.不同数学成绩学生的空间图形认知能力受场认知方式影响的差异性

4.5.实验结果对教师、学生及课程开发者的几点启示

4.5.1了解学生场认知方式特点,因材施教

4.5.2学生了解自身认知方式特点,采用合适学习方法

4.5.3根据认知方式特点,合理设置课程,有效开发教材、教辅资料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

5.1总结

5.2研究反思和研究展望

5.2.1研究反思

5.2.2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 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认知方式是一种重要的个体差异变量,其影响既表现在认知过程中,也反映到个性心理特征。认知方式理论提出以后,许多领域展开了认知方式的应用研究,如认知方式对学习活动的影响,认知方式与个体差异的关系等各个方面。本实验目的是把认知方式和空间图形认知能力结合起来,旨在考察不同认知方式中学生空间图形的折叠、展开、旋转能力的发展特征,各年龄阶段空间认知能力已达到什么样的发展水平。通过本研究结果希望能揭示中学生学习几何困难的心理认知因素,为提高几何教学和几何课程设置提供心理依据。 本实验研究以240名不同年级中学生为被试,采用《镶嵌图形测验》(EFT)和《中学生空间图形认知能力发展的研究》中的量表,以认知方式、性别、年级为自变量,以被试的空间图形认知能力为因变量,以《中学生空间图形认知能力发展的研究》所选量表分数作为指标,对空间图形认知能力进行3(场独立型、场中间型、场依存型)×2(男生、女生)×5(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三因素随机设计。本研究分析讨论了中学生认知方式对其空间图形认知能力的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总体而言,不同认知方式的中学生空间图形认知能力存在差异。场独立型学生空间图形认知能力最强,场中间型次之,场依存型学生空间图形认知能力最弱。 2).从性别的角度,中学期间学生性别与场认知方式和空间图形认知能力的发展不存在显著相关。 3).从年龄的角度,随着年级的升高,场独立性增强,空间图形认知能力逐渐增强,不同种类的认知方式,空间图形认知能力增强的关键期和过渡期有所不同,增长速度也不同。 4).场独立型学生,数学学业成绩最高,空间图形认知能力最高;场中间型次之;场依存型学生,数学学业成绩最低,空间图形认知能力最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