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城镇建设损融资模式研究——以北京XXX,XXX镇为例
【6h】

小城镇建设损融资模式研究——以北京XXX,XXX镇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外关于投融资模式研究综述

1.2.2 国外项目融资模式研究综述

1.2.3 国内关于投融资模式研究综述

1.3 本文结构与创新点

2 北京小城镇建设现状

2.1 小城镇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2.2 小城镇产业结构发展状况分析

2.3 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分析

3 投融资相关理论

3.1 相关术语解释

3.1.1 小城镇概念界定

3.1.2 投融资模式的概念

3.2 投资理论研究综述

3.2.1 古典投资理论阶段

3.2.2 现代投资理论阶段

3.2.3 当代投资理论阶段

3.3 融资理论研究综述

3.3.1 早期企业融资理论学派

3.3.2 现代企业理论学派

3.4 小城镇建设投融资模式研究综述

4 国内外小城镇建设投融资模式的实践经验

4.1 我国城镇建设投融资模式的实践探索

4.1.1 天津城镇建设投融资模式实践探索

4.1.2 成都城镇建设投融资模式实践探索

4.1.3 重庆城镇建设投融资模式实践探索

4.2 国外城镇建设投融资模式的实践探索

4.2.1 美国财政支持和市政债券投融资模式实践经验

4.2.2 日本财政投融资模式实践经验

4.2.3 其他国家小城镇建设投融资模式实践经验

5 XXX镇,XXX镇建设中投融资的SWOT分析

5.1 优势(Strengths)

5.1.1 区位优势

5.1.2 资源优势

5.1.3 后发优势

5.2 劣势(Weaknesses)

5.2.1 建设资金匮乏

5.2.2 投资环境较差

5.2.3 建设用地稀缺

5.2.4 产业结构需进一步优化

5.2.5 人才储备不足

5.3 机遇(Opportunities)

5.3.1 政策利好

5.3.2 打造京北创新中心

5.3.3 旅游偏好转移

5.3.4 开发性金融关注

5.3.5 社会闲置资金需要出口

5.4 挑战(Threats)

5.4.1 同质化竞争激烈威胁

5.4.2 环境问题严峻

5.4.3 产业功能区衔接问题突出

5.5 总体评价

6 北京XXX镇,XXX镇建设投融资模式分析

6.1 北京xxx镇,xxx镇投资分析

6.1.1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与趋势分析

6.1.2 固定资产投资构成分析

6.1.3 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分析

6.2 北京xxx镇,xxx镇融资途径分析

6.3 北京xxx镇、xxx镇现存投融资模式以及问题分析

6.3.1 北京xxx镇、xxx镇现存投融资模式

6.3.2 北京xxx镇、xxx镇投融资模式现存问题分析

6.4 北京xxx镇、xxx镇投融资模式创新构建研究

6.4.1 投融资模式构建的原则

6.4.2 投融资模式创新

6.5 投融资模式的风险管理及防范

7 提升小城镇建设投融资能力的建议

7.1 坚持市场化原则,搭建合理的投融资平台

7.2 运用新金融工具,创新投融资模式

7.3 建立和完善村镇金融体系,促进金融带动城镇建设

8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国家由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转变的必经之路。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快速发展、经济转型时期,但是目前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严重制约着我国的发展进度。因此,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消除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目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我国小城镇建设的步伐,其中资金短缺是最突出的制约因素。目前北京小城镇建设资金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财政预算;二是集体资金;三是社会资金;四是信贷资金,但是仍然主要依赖于地方政府融资,投资渠道太过于单一,资金来源严重不足。现实形势要求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集合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资源,全面覆盖制度创新和规划先行所释放的金融需求,建立高效的市场投融资模式,突破资金瓶颈,以高效的投融资体制推动城镇化发展。因此,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经验,探讨研究适合新时期我国小城镇建设的投融资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北京的2个重点小城镇建设为例,研究已有的投融资模式,并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以及产业发展趋势提出了新的可适用的投融资模式。北京XXX镇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并一直大力发展旅游业,针对这种优势,本文提出了创建乡村旅游投资公司的模式。另外一个镇将建立创新基地,根据新兴产业一般具有风险较大、研发投入成本高、投资收回期限长、产品附加值高等特点,提出了创新基地风险投资模式;并且此镇教育需求非常大,根据教育业具有准公共物品的特性,提出了教育培训业公私资本结合模式。希望本文创新模式对我国其他地区小城镇建设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