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贸易附加值地位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
【6h】

中国贸易附加值地位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路线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技术路线

1.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全球价值链中贸易发展的背景研究

2.1.2 全球价值链对贸易的影响研究

2.1.3 附加值贸易测度方法研究

2.1.4 附加值贸易的实证研究

2.1.5 国外文献评述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全球价值链与贸易的主要课题研究

2.2.2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中贸易的主要观点

2.2.3 附加值贸易统计方法研究

2.2.4 附加值贸易视角下贸易状况分析

2.2.5 附加值贸易实证分析

2.2.6 国内文献评述

2.3 理论基础

2.4 本文研究方向

2.5 本章小结

3 全球价值链中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国际影响

3.1 概念界定

3.1.1 全球价值链

3.1.2 附加值贸易

3.1.3 附加值贸易的测度

3.1.4 附加值贸易指标的假设条件

3.1.5 附加值贸易测度中数据的使用

3.1.6 附加值贸易角度下总出口的分解

3.2 全球价值链中各国之间的贸易联系

3.3 全球价值链中贸易的发展趋势

3.4 全球价值链中贸易的经济影响

3.4.1 对贸易成本的影响

3.4.2 对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增长率的影响

3.4.3 对收入的影响

3.4.4 对价值获取分配的影响

3.4.5 对就业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与所选国家全球价值链中贸易附加值地位分析

4.1 贸易附加值地位分析使用指数说明

4.1.1 本文全球价值链中贸易附加值地位分析国际比较说明

4.2 中国与所选国家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比较

4.2.1 制造业和服务业参与度比较

4.2.2 制造业和服务业前向参与度比较

4.2.3 制造业和服务业后向参与度比较

4.3 中国与所选国家全球价值链长度比较

4.3.1 制造业和服务业全球价值链长度比较

4.3.2 制造业和服务业国内全球价值链长度比较

4.3.3 制造业和服务业国际全球价值链长度比较

4.4 中国与所选国家全球价值链“上游度”比较

4.4.1 制造业“上游度”比较

4.4.2 服务业“上游度”比较

4.5 中国全球价值链中贸易附加值地位评价

4.6 本章小结

5 中美德日全球价值链中总出口附加值来源分析

5.1 来自所选来源国和地区制造业的附加值及所占比重比较

5.1.1 中国

5.1.2 美国

5.1.3 德国

5.1.4 日本

5.2 来自所选来源国和地区服务业的附加值及所占比重比较

5.2.1 中国

5.2.2 美国

5.2.3 德国

5.2.4 日本

5.3 中国全球价值链中总出口附加值来源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中国与所选国家全球价值链中制造业总出口及制造业分行业总出口的优势分析

6.1 显示性比较优势

6.2 全球价值链中制造业总出口国内附加值基础上的优势比较

6.3 全球价值链中制造业分行业总出口国内附加值基础上的优势比较

6.3.1 食品生产、饮料和烟草(15T16)行业

6.3.2 纺织品、皮革和鞋袜(17T19)行业

6.3.3 木材、造纸业、印刷和出版业(20T22)行业

6.3.4 化学制品与非金属矿产品(23T26)行业

6.3.5 基础金属与人造金属制品(27T28)行业

6.3.6 其它机械与设备产品(29)行业

6.3.7 电子与光学设备(30T33)行业

6.3.8 交通设备(34T35)行业

6.3.9 其它制造业、回收利用(36T37)行业

6.4 本章小结

7 全球价值链中出口与国内产业附加值关系的实证分析

7.1 全球价值链中货物出口和国内产业附加值关系的实证分析

7.1.1 据整理和变量选取

7.1.2 LNEXG、LNX、LNY和LNZ的平稳性检验

7.1.3 VAR模型的建立及Johansen协整检验

7.1.4 序列LNEXG、LNX、LNY和LNZ的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估计及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7.1.5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7.2 全球价值链中服务出口和国内产业附加值关系的实证分析

7.2.1 数据整理和变量选取

7.2.2 LNEXS、LNX、LNY和LNZ的平稳性检验

7.2.3 VAR模型的建立及Johansen协整检验

7.2.4 序列LNEXS、LNX、LNY和LNZ的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估计及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7.2.5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7.3 本章小结

8 中国与所选国家全球价值链中总出口对产业附加值的作用比较分析

8.1 对直接国内产业附加值的作用比较

8.2 对间接国内产业附加值的作用比较

8.3 对再进口产业附加值的作用比较

8.4 对国外产业附加值的作用比较

8.5 对产业再出口中间品比重的作用比较

8.6 对最终需求中产业附加值及占GDP比重的作用比较

8.6.1 全球价值链对产业“附加值出口”及占GDP比重的作用比较

8.6.2 全球价值链对产业“附加值进口”及占GDP比重的作用比较

8.7 对产业服务附加值含量及比重的作用比较

8.7.1 对产业服务附加值比重的作用比较

8.7.2 对国内产业服务附加值含量的作用比较

8.7.3 对国外产业服务附加值的作用比较

8.7.4 对最终需求中产业服务附加值的作用比较

8.8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系统地从附加值角度研究了全球价值链下中国贸易的发展现状,发展规律和趋势,为未来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提升贸易地位,实现“工厂经济体”向“总部经济体”的跃升提供了政策建议。试图进一步加深国内对中国全球价值链贸易的系统性研究,对国际全球价值链贸易的研究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证借鉴意义。
  本文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中国与所选发达国家、金砖国家、所选亚洲国家全球价值链参与的深度、全球价值链的长度、及各国的“上游度”和在价值链中的位置,附加值来源,制造业总出口中包含的国内附加值基础上的显示性比较优势及制造业分行业总出口中包含的国内附加值基础上的显示性比较优势,附加值角度下总出口的成分构成及最终需求中包含的附加值成分组成,特别是总出口中服务附加值含量和比重及最终需求中包含的服务附加值构成等方面对中国和所选国家全球价值链贸易状况进行理论上的量化比较分析,并归纳和推测了中国价值链贸易的发展趋势规律及中国总出口中附加值含量及“附加值出口”和“附加值进口”相关的发展趋势。通过构建VAR模型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三大产业附加值与货物出口、服务出口的关系分别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全球价值链下贸易中未来产业发展调整的方向。提出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贸易的主要路径是创造更多的国内附加值,提升GVC发展阶梯位置和促进贸易便利化。本文全球价值链部分数据主要来自2013年OECD和WTO联合开发的附加值贸易数据库,由于全球附加值贸易数据统计工作非常复杂,目前可供参考的数据年限为1995、2000、2005、2008和2009年,本文价值链贸易其它相关内容研究及实证部分研究中均选取了2014年以前可供查阅的数据资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