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临床医生与非临床医生工作倦怠及相关因素的调查
【6h】

临床医生与非临床医生工作倦怠及相关因素的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1问题的提出

1.1研究背景(概念的由来)

1.2工作倦怠的研究概述

1.2.1关于工作倦怠的理论

1.2.2关于工作倦怠研究的发展阶段

1.2.3工作倦怠之相关因素文献的整理

1.2.4工作倦怠研究进展

1.2.5国内工作倦怠的研究

1.3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3.1作为临床医生的切身体会

1.3.2本研究的意义

1.3.3本研究的突破性和创新

2方法

2.1研究架构

2.2研究工具

2.3结果处理

3结果

3.1临床医生与非临床医生工作倦怠的总体结果

3.2科别(临床与非临床医生)与性别(男性、女性)2×2的方差分析

3.3科别、性别、职称、工作年限进行平均数多重比较(见表3-3)

4讨论

4.1科别(临床与非临床医生)变项对倦怠度的影响讨论如下:

4.2性别变项对倦怠度的影响讨论如下:

4.3职称变项对倦怠度的影响讨论如下:

4.4工作年限变项对倦怠度的影响讨论如下:

5结论

6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研究以成都地区三家医院为主,以问卷调查方式,并用百分数、单因子多重分析(F检验)、性别(男、女)x科别(临床、非临床)的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各个医院的医师的工作倦怠程度。  本文介绍了在医师个人变项方面分为性别、职称、科别、工作年限等。而工作倦怠采用Maslach的情绪衰竭(Emotionalexhaustion)、去人情味(Depersonalization)和个人低成就感(Reducedpersonalaccomplishment)三个维度。  研究发现医院的医师在医院工作的年资越久在医院的职称越高,其综合倦怠度却越低,职称、工作年资,相互之间成正相关,而这些变项在两个维度中,统计学上都显示出显著的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