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与水体生态环境修复保护

摘要

2005年~2010年从全县随机抽取5个样本塘:120亩南心潭、75亩老鱼塘、230亩大荒田、160亩东荒田、179亩桃元村东荒田等计764亩水面作为试验水体,上述五处水域生态环境很差,通过晒塘、清塘,栽种尹乐藻、金鱼藻等55500千克,播种苦草种子525千克,投放螺蛳165000千克等方式改善生态环境。于1~4月投放蟹种,2~5月投放鲢、鳙鱼种。5~7月投放鳜鱼种。放养蟹种规格为120~140只/千克,放养蟹种数量285600只。采用“四看、四定”的措施,科学合理投喂饲料,加强水质管理,采取生态防病等措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南心潭等5处养殖水体总纯收入156.7万元,平均每亩利润2051元,最低亩利润1346.6元,最高亩利润3250元。并且生态防病效果显著,生态效益明显。经过连续几年的水体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南心潭等5处养殖水体水草覆盖率达到70%~80%,水质清澈见底。可以看到通过实施河蟹养殖水体生态环境修复保护技术以后,不但为河蟹等养殖鱼类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栖息、生长环境,同时,水体自身也得到了有效的修复保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