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十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 >除草剂药害的早期诊断

除草剂药害的早期诊断

摘要

2009年,在温室内用植物光合作用测定法研究了硝磺草酮和灭草松对玉米药害的早期诊断.以浚单20为试材,在玉米2.5叶期,以0g a.i./hm2、37.5g a.i./hm2、75g a.i./hm2、150g a.i./hm2、300g a.i./hm2、600g a.i./hm2的剂量喷施硝磺草酮,以0g a.i./hm2、360g a.i./hm2、720g a.i./hm2、1440g a.i./hm2、2880g a.i./hm2、5760g a.i./hm2的剂量喷施灭草松,在施药后0~6d连续测玉米PPM值.试验结果表明,在用药后3天硝磺草酮150g a.i./hm2以上处理玉米心叶稍发黄,随剂量的增加症状越明显;而玉米的光合作用在用药后1天就明显的受到抑制,随着用药量的增加,玉米的PPM值显著下降,药后3天达到最低,以后恢复,药后6天,PPM值恢复正常.灭草松不同剂量处理的玉米无明显药害症状,但玉米的植物光合作用在用药后1天明显受到抑制,随着用药量的增加,玉米的PPM值显著下降,药后1天达到最低,以后恢复,药后5天,PPM值恢复正常.经回归分析,硝磺草酮和灭草松施药后玉米的PPM值和药后14天玉米的鲜重抑制率密切相关,其R2在0.87以上,这表明用药后早期的PPM值可以对除草剂所造成玉米的药害进行早期诊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