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建会30周年学术研讨会 >文化生存发展与文化生态优化——以武定县文化生态保护区暨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项目为例

文化生存发展与文化生态优化——以武定县文化生态保护区暨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项目为例

摘要

文化生存是近年来学术界颇为关注的研究内容,意指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或者弱势群体在现代化过程中,保持其民族传统的权益战略.本土传统文化受到外来因素冲击、生产生活方式等发生的巨大变化往往直接导致传统文化的逐渐消亡.同时,面对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局面,当前的诸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又常令本土文化处于消亡的边缘.由此,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生存、生态保护与日益恶化的文化生态平衡交结在一起,牵一发而动全身.本文通过考察武定县中国彝族罗婴文化生态保护区暨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项目,探索因地制宜、因族而异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生存、生态保护与文化生态平衡三者共赢的民族地区发展模式,寻求区域经济与文化共同发展的新路子。"罗婺文化生态保护区项目"严格遵循了文化传承发展的规律,采用重点扶持、以点入户(选定文化生态保护点、创建文化专业户)、以户带村(文化专业户带动文化村、文明村)、以村带片(以文化村、文明村带动猫街村委会下片15个彝族聚居自然村,百分之百的彝族罗罗颇支系居民约5000人口,为全州唯一)、以片带区(以彝族聚居片区组合成传承保护区)、以区带镇(以传承保护区打造县级创新品牌、州级特色品牌、省级优势品牌、国家级独有品牌)的创建形式,最终以猫街镇为核心,武定县为中心,辐射涵盖西南地区罗婺文化的所有辖区和周边地区。为了保护区建设顺利开展并发挥当地少数民族的示范作用,正逐步落实以下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保护区建设设计民族宗教、金融财政、文化体育、农业、餐饮食宿等诸多方面,尤其是在初期建设的阶段,需要多部门共同协调,进行政策扶持。完善保护区建设专项资金投入机制,认真落实国家、省、自治州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在保障保护区农民受益的基础上,鼓励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妥善处理、合理规划布局,支持保护区发展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