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七次学术年会 >徽州地区清代民居建筑彩画传统制作工艺浅析

徽州地区清代民居建筑彩画传统制作工艺浅析

摘要

通过对黔县地区二十余处清代民居建筑彩画的调查和相关取样,主要包括了宏村镇、西递镇、南屏村、关麓村等地的代表性清代民居建筑彩画。其目的是以现场调查结合科学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徽州地区传统民居彩画材料及绘制工艺进行初步归纳总结,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徽州地区清代民居建筑彩画使用的颜料皆属于传统绘画颜料,色彩比较丰富。红色颜料有朱砂和土红。白色颜料包括制作底层的白色材料有白、铅白、石膏。蓝色颜料主要是群青和石青,有疑为靛蓝的颜色。绿色成分是石绿和氯铜矿。黄色颜料应用较少,有土黄和黄丹。金色和银色则分别使用了金箔和含部分铜等的金箔,黑色是墨。其彩画工艺可大概判断为:石灰、铅白等加桐油(或水胶)调和填平木缝,反复打磨平整;以铅白衬色,存在部分再用淡红色和淡绿色衬色的现象;以墨线定出竖横线交叉,绘制好交叉处图案;交叉格内直接绘画图案花纹,纹饰填彩,晕染效果;如有什锦盒子,则先开多个深色的边框,再绘制其中的图案;边框内画山水、仕女、鱼虫和花卉人物等,注重多次渲染;局部攒色、退晕、贴金做法;黑白线勾勒彩色纹饰边,边框边等。与此同时,徽州古民居彩画的保存现状不容乐观,有些颜料层脱落严重,部分表面色彩逐渐斑驳不清,污染严重。当地居民对于彩画的保护性破坏也屡见不鲜,可拆卸的彩画板等正不断的流失。如何对徽州古民居建筑彩画给予科学的认知、发掘和保护,并有针对性的重点保护与修复,将这一徽州独特的装饰艺术呈现给世人。其不单单是徽州古民居彩画本体和传统工艺的保护问题,更多的是一个关于怎样藏宝于民,长远保护和留存徽州建筑装饰艺术文化的重大课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