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国财政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十九次全国财政理论讨论会 >从替代走向合作:论公共产品提供中政府、市场、志愿部门之间的新型关系

从替代走向合作:论公共产品提供中政府、市场、志愿部门之间的新型关系

摘要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近年来,我国公共产品提供实践中越来越重视政府与市场的合作,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简写为PPP)已成为广为人知的公共经济学新词汇.但是,在公共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中,以"失灵"为标签的概念体系——如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仍然是公共经济学家案头的主要理论武器.以往仅从关注"失灵"出发,主要看到的是政府与市场相互之间的"替代",而不能水到渠成、合乎逻辑地通往双方的"合作".事实上,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提供公共产品的实践已经跨越了“失灵”的分析而呼唤着理论的创新;在作为新兴市场经济体代表的中国,更是需要理论创新以尽可能彰显“制度的后发优势”。那么,一个能有效解释公私合作——甚至再开阔一点,涵盖在西方国家广泛出现、我国近年也初露端倪的志愿部门大量介入公共服务领域现象——的理论基础何在呢?进一步说,在公共产品提供中的思维起点和认识框架应做何种与时俱进的改变与创新呢?rn 本文认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发展与进步已经告诉人们,需要转换视角,丰富和发展理论,从重视“失灵”、“替代”转向重视“有效”、“合作”,在正面承认和肯定市场、政府、志愿部门各自有效性和失灵之处的基础上,重视各自的优势与长处,由原来的替代、拼接关系,发展到在一系列重要领域(政治领域等当然除外)的相互渗透融合的关系,进而达到互补、整合、共赢、相得益彰的合作伙伴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