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二届全国电影学青年学者论坛 >'人'的修复与陷落——科幻电影叙事与人文主义话语的失效

'人'的修复与陷落——科幻电影叙事与人文主义话语的失效

摘要

在2014年的新版《机械战警》中,机械战警墨菲的诞生,却并不是因为他的“人性”对于机械身躯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是因为公司为了进入“注重人性”的美国本土市场不得不借用他的人类身份。一个细节改动显得别有意味:当诺顿博士发现半机器人墨菲在执行任务时会犹豫和恐慌,因而比完全的机器人低效时,他便为墨菲做了脑部手术,令机械身躯脱离他的控制自主运作,同时令他的大脑留存一种仍在控制身躯的错觉。于是,“人性”在此不过是具有欺骗性的一场公众表演,而自由意志也不过是大脑皮层的一组错误信号。当然,作为一部好莱坞大片,新版《机械战鳌》未能在这一点上走得更远,它在片尾生硬地转回了人性觉醒的老调,而不断穿插在影片中的墨菲第一人称视角镜头无疑也预先规定了观众的认同位置。尽管《她》很难说是跳出了人文主义话语,毕竟占据镜头的是西奥多的爱与失落,但是萨曼莎对“人”的身份与价值的超越以及她仅以声音出现、没有获得任何的视觉影像的形态,都为影片打开一重新的再现维度。相反,《超验骇客》中人与网络、人工智能结合而成的超人智能体尽管不再认同人的身份,但仍不得不生硬地陷落在了“人性”的部分上。在二者的对比中,可以隐约感觉到人文主义话语的失效以及它所召唤的主体所遭遇的挑战。结合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到,在近几年的科幻影片中,这种修复“人”的完整性的尝试渐渐变得无力和僵硬,而关于“次人”或“准人”的想象也开始变得模糊而复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