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全国第九届儿童发育与临床学术研讨会 >孤独症患儿行为异常与食物不耐受相关性研究

孤独症患儿行为异常与食物不耐受相关性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孤独症患儿的食物不耐受情况及忌食不耐受食物的治疗效果,对疾病的诊治与预防提供依据。rn 方法:选取孤独症患儿82例为孤独症组,健康儿童2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二组血清14种食物特异性IgG(sIgG)抗体浓度,并加以比较。对65例食物sIgG抗体升高的孤独症患儿均忌食不耐受食物治疗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儿病情变化及CARS评分改变。12个月后将上述32例食物sIgG抗体升高的孤独症患儿,随机分为2组,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采取康复治疗+忌食不耐受食物,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治疗,治疗6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病情变化以及儿童孤独症CARS量表评分的改变。rn 结果:孤独症组血清食物sIgG抗体阳性例数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二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依据该65例患儿的食物不耐受检测结果,忌食不耐受食物12月后,孤独症患儿的症状严重程度经CARS评分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康复治疗+食物不耐受组与单纯康复治疗组,分别治疗6月后,进行CARS评分,二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忌食不耐受食物配合康复治疗孤独症患儿优于单纯康复治疗。rn 结论:食物不耐受应是孤独症患儿行为异常的病因之一,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测定有助于及早发现孤独症患儿的食物不耐受,忌食不耐受食物对治疗孤独症有一定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