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感音乐对痉挛型脑瘫肌张力影响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痉挛型脑瘫患儿采取常规治疗、聆听治疗、中医五行体感音乐治疗的三种不同治疗手段,观察治疗前后患儿肌张力的变化,探讨中医五行音乐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的影响;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变化,探讨中医五行音乐对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康复疗效,为指导中医五行体感音乐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聆听治疗组(常规治疗+聆听中医角音)、体感音乐组(常规治疗+中医角音体感音乐)各30例,聆听组予中医角音聆听治疗,体感音乐组予中医角音体感音乐治疗,治疗时间均为30分钟/天,20天为一疗程,于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分别评估患儿双下肢肌张力,测量患儿内收肌角度、双侧腘窝角度、足背屈角度,并计算CSS痉挛评分,同时观察治疗前后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变化情况,进行自身前后对照及组间对照.结果:常规治疗组、聆听组(常规治疗+聆听中医角音)、体感音乐组(常规治疗+中医角音体感音乐)各30例,三组儿童的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儿治疗前双侧腘窝角、双侧足背屈角、内收肌角、双侧肌张力、C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常规治疗组患儿双侧腘窝角、双侧足背屈角、内收肌角、双侧肌张力、C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聆听组患儿双侧腘窝角、双侧足背屈角、内收肌角、C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双侧肌张力比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体感音乐组内收肌角度和腘窝角度明显大于治疗前,治疗后足背屈角度均小于治疗前,其关节活动度改善明显,治疗后肌张力均比治疗前改善,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粗大运动功能总分比质量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短期康复治疗前后三组患儿的痉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五行体感音乐可以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肢体运动功能;三组治疗可以改善患儿的病情,提高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而短期康复治疗后常规治疗组、聆听组患儿的关节活动度和三组患儿的痉挛程度没有明显变化,可能与患儿病情较重、治疗时间较短以及样本量较少等因素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