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城镇化对黄河中下游地区二十四节气气候变化的影响

城镇化对黄河中下游地区二十四节气气候变化的影响

摘要

本文利用高密度的一般气象站网数据,通过城乡对比分析,定量评估了二十四节气起源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国家站网的二十四节气气候变化中城镇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就该区域平均状况而言,1961-2010年,年平均气温变暖趋势中有42%来自城镇化影响,不同节气日变暖趋势中城镇化贡献达26-64%等;大寒天数减少趋势中有18%来自城镇化影响;气候学意义的节气中从雨水到立夏显著提前了5-17天,从白露到寒露显著推迟了5天左右,其中城镇化贡献达22-69%不等.这些定量化的结果可为全球变暖和中国城镇化发展道路双重背景下掌管二十四节气气候变化规律提供科学信息,也为人类有效适应气候变化提供决策依据:城镇人口和农业人口应根据国家观测站网的二十四节气气候变化信息调整相应的活动,但农业人口可适应减小调整的幅度:城镇化过程中由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人群和农民工还要考虑城乡的温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