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8年江苏省药学大会暨第十八届江苏省药师周 >真实世界中冠心病患者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真实世界中冠心病患者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真实世界中冠心病患者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制定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方案提供证据和参考. 方法:通过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获得真实世界中冠心病患者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3软件对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并对不同种族、实验室检测方法和干预疗程进行亚组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8615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与传统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相比,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RR0.93,95%CI(0.74-1.16)]、全因死亡[RR0.89,95%(CI0.56-1.41)]、心血管死亡[RR0.62,95%CI(0.25-1.56)]、心肌梗死[RR1.01,95%CI(0.82-1.24)]、卒中[RR1.05,95%CI(0.66-1.68)]、支架血栓[RR0.58,95%CI(0.23-1.47)]和严重出血[RR0.77,95%CI(0.52-1.14)]发生风险均无显著性差异.亚组分析显示根据CYP2C19基因型进行个体化给药可显著减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RR0.29,95%CI(0.14-0.64)]和全因死亡[RR0.11,95%CI(0.01-0.87)]的发生风险,而干预疗程达6个月可显著减少全因死亡[RR0.11,95%CI(0.01-0.87)]的发生风险. 结论:与传统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相比,对于真实世界中的冠心痛患者进行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并不能显著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出血的发生风险.虽然亚组分析显示根据CYP2C19基因型进行个体化给药可显著减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心血管死亡的发生风险,但仍需开展更大样本量的随机对照试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