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8北京大学艺术学国际博士生学术论坛 >从高丽青瓷纹样看12世纪中韩文化交流——以汀洲水渚图像为例

从高丽青瓷纹样看12世纪中韩文化交流——以汀洲水渚图像为例

摘要

12世纪高丽青瓷纹样中的汀洲水渚图像,依构图形式可概分二类:其一为中轴式,或见沙洲居中,上置柳芦湖石,或有荷芦列植于中,水禽悠游左右水面.其二为边角式,常见沙洲水渚位于一隅,有柳芦生长其上,岸际满布莲荷,另侧为大片水域,并有鸟禽悠游水面.此类汀州水渚图像常见于同时期与更晚的定瓷纹样,高丽首都开城亦曾出土类似定瓷,故极有可能受到输入高丽的定瓷影响.此外,中轴式汀洲水渚图像的构组概念,恰与以民间匠工为主要创作者的10-12世纪辽墓壁画、金银器纹样构图概念相似,甚可溯至唐末五代花鸟绘画传统,其间移居高丽的契丹官匠,即可能为图像传播的中介角色.再者,由于北宋中期以降,中国画坛对于意境清旷幽远的江湖景致描绘多所推崇,复以12世纪初期北宋小景画渐兴,宋丽间频繁的政商往来与宫廷画家交流活动,便促使边角式汀洲水渚图像以绘画新题材的身份,出现于高丽宫廷且被接受,并将图像转化运用于器物纹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