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首届农耕文明与乡村文化振兴学术研讨会 >明代方志名家何乔远《番薯颂》背后的故事

明代方志名家何乔远《番薯颂》背后的故事

摘要

目前学术界,关于番薯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番薯的来源,有福建说,也有广东说;其原产地有菲律宾,也有越南.就福建而言,又有福州、莆田、漳州.但是,对于番薯与历史文化名人的联系,局限于明人徐光启《农政全书》的记载,未有系统的深入探索.基于何乔远(1558-1631)的《番薯颂》写于番薯引进的明代万历年间,该文附录的《闽书》刊行于明崇祯四年(1631),处于大航海时代中国重要对外贸易口岸—漳州月港繁荣发展时期。作为来自泉州刺桐港故地的学者何乔远,其写就的漳州月港引进的农产品,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历史意义、现实作用。本文将广泛搜集、整理历史文献资料、田野调查资料,围绕何乔远试种的番薯来源、试种地全面考察及其背后的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渊源全面考察,揭示文本背后的历史情境,为新时期农耕文明与乡村文化振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新的发展时期背景下,应与时俱进,加大创新,并将强强结合的历史人类学运用到具体个案的深入探索,服务于地方社会。此人类学研究方法,是新时期农业史研究的基础,促进了新时期乡村振兴之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