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五届全国禽病分子生物技术青年工作者会议 >鸭源新型鹅细小病毒感染樱桃谷肉鸭后病毒的体内分布情况及排毒规律

鸭源新型鹅细小病毒感染樱桃谷肉鸭后病毒的体内分布情况及排毒规律

摘要

2015年3月以来,我国山东、安徽、江苏等地肉鸭群出现了一种以鸭喙发育不良,舌头外伸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该病被暂时根据症状命名为,鸭短喙长舌综合征,并被证明为新型鹅细小病毒感染.该病主要引起雏鸭发育迟缓,上下喙萎缩变短,舌头外伸、肿胀,感染后期胫骨及翅膀骨骼变脆,易发生骨折.导致肉鸭出栏合格率下降,对肉鸭养殖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而目前该病毒在感染鸭体内载量、具体分布规律以及排毒规律尚未有相关报道.为研究鸭源新型鹅细小病毒在樱桃谷肉鸭体内分布情况,排毒规律,本试验将60羽樱桃谷雏鸭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攻毒组40羽,对照组20羽.攻毒组通过胸部肌肉接种鸭源新型鹅细小病毒SDLC01株,对照组接种等量生理盐水.攻毒后,每天采集泄殖腔棉拭子,且每隔3d随机剖杀3羽,收取组织器官-20°C保存.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排毒及病毒在组织中的载量变化.结果显示,樱桃谷雏鸭在感染鸭源新型鹅细小病毒后1-22d均可向外持续排毒,感染后7天出现排毒高峰,随后于感染后10d及15d出现两个缓慢降低的峰值.组织中病毒载量较高的器官有脾脏,胸腺,肝脏,法氏囊,肠道和肾脏;脑,肺脏和胰腺病毒载量相对较低,其中脾,胸腺,法氏囊及肠在感染后9d病毒载量升至高峰,随后逐渐降低;肾脏和肝脏的病毒载量在12d达到高峰,随后降低.研究表明,鸭源新型鹅细小病毒对樱桃谷鸭的感染能力较强,能够侵袭雏鸭体内脾脏,胸腺,肝脏,法氏囊,肾脏及肠道等组织器官,且能够通过泄殖腔向外排毒.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