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甘肃省土地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 >中国西北水地春小麦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及其产量稳定性分析

中国西北水地春小麦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及其产量稳定性分析

摘要

目的:研究我国西北地区水地春小麦基因型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及其产量的稳定性,为我国西北水地春小麦高效生产提供相关依据. 方法:对2009-2010年由16个试点、15个新品种(系)组成的中国西北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的产量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和GGE分析. 结果:在我国西北水地春小麦生产区,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对产量变异的影响约为品种效应的4.68倍,品种间丰产性、稳产性均较理想的品种占供试品种的40%,其中稳产性差异较大,但部分品种仍对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殊适应性.16个试点可划分为3个类型区,其中在宁夏平罗(E8)为代表的河套平原灌溉区表现最好的品种分别是'宁春47'(G6)、'C78'(G8)和'巴丰6'(G9),以青海西宁(E10)为代表的青藏高原寒旱区表现最好的品种'银春8'(G10),以甘肃会宁(E4)为代表的黄土高原中部旱作区表现最好的品种'蒙鉴11'(G12).从环境代表性和对品种鉴别能力两方面分析,环境代表性较理想的试点是青海西宁(E10).鉴别力较好的是新疆塔城(E14)、新疆焉耆(E15)、宁夏平罗(E8)、内蒙古巴盟(E1)、青海西宁(E10)、新疆温泉(E16)、青海平安(E11)等. 结论:共筛选出'甘春357786'(G1)、'陇春25'(G2)、'E32-1'(G3)、'陇春'(G5)、'C78'(G8)、和'银春8'(G10)高产、稳产性较好的6个品系,'宁春47'(G6)在个别试点表现优异;水地春小麦试点中代表性最好的是青海西宁(E10).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