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

摘要

根据美国学者弗里德曼对城市化过程的区分,结合我国的实际,本文将半城市化定义为:半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中,其身份特征、就业结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尚未彻底转化的城市化状态。半城市化是从乡村到城市的过渡,具有不稳定性特征。第一,经济特征:经济结构急剧变化,以加工制造业为核心构建起多样化的产业体系,但集聚程度不高。第二,社会特征:人口结构比较复杂,流动性强,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生活目标多元化。第三,空间特征:城乡土地利用混杂多变,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半城市化的成因主要是由城市的拉力和农村的推力,以及定居城市的阻力造成的。拉力包括大都市的辐射与扩散、投资驱动和利益驱动等因素。推力包括农业产业化、乡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等因素。阻力包括: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体制和城市倾向的公共政策等因素。半城市化的类型可概括为:城市型半城市化、城郊型半城市化和乡村型半城市化。城市型半城市化是指城中村等:城郊型半城市是指位于城市边缘的半城市化地区:乡村型半城市化是受多重因素的复合作用,农村地区农民非农化和兼业化水平提高,逐步成为制造业密集地区的过程。半城市化的判别指标体系有结构、变化、景观和体制等4个层面。其中结构层面包括经济(GDP)结构、就业结构、人口结构、土地利用结构等方面的指标。变化层面包括经济、人口、投资、非农建设用地的增长速度等指标。景观层面包括土地利用混杂度、基础设施覆盖率等指标。体制层面包括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行政制度等定性指标。半城市化这一概念的指涉,学界一直存在空间地理和人口角度之争,呈现出争鸣的态势。就时间顺序而言,最初半城市化的研究侧重于空间地理角度的研究,随后又增加了对流动人口的研究,近年来,学界又表现出了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研究视角呈现出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特点。因此,宏观上: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积极探索管理制度创新。微观上:加强半城市化地区的规划管理,整合工业用地和分散的居民点;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发展;优化人口导入策略,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设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