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九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 >低龄儿童半椎体切除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分析

低龄儿童半椎体切除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

单纯后路半椎体切除术是治疗低龄儿童先天性半椎体畸形的有效术式,术后可以获得良好的畸形矫正、坚固的融合以及理想的脊柱矢状面序列,但术后部分患者在融合节段的近端会发生交界性后凸.近年来,关于脊柱后路融合术后PJK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的报道多集中在成人及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其发生率约为8.1%~46%,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体重指数、低骨质、高龄的手术患者、行胸廓成形术、融合至骶骨、术前严重后凸畸形、过度后凸和矢状面矫正等.PJK的发生和进展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但对于低龄先天性半椎体畸形患者而言,较少同时合并上述报道的危险因素,此或提示对于低龄儿童而言其PJK的发生和进展具有和成人不同的模式.但目前关于低龄儿童后路半椎体切除术后PJK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的研究罕有报道.本中心通过回顾性分析接受后路半椎体切除术的低龄先天性脊柱侧弯患者的影像学和临床资料,目的在于探讨低龄儿童PJK的发生率、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